醫院機械推行母乳喂養 新生兒被餓成腦癱
京華時報12月27日報道 北京垂楊柳醫院在推行母乳喂養過程中,一名新生兒因母親奶水不足被餓成腦癱。近日,北京市二中院終審認定醫院不注重個體差異,一律禁止喂食任何乳制品的機械性方式存在過失,應賠償患兒21萬余元。
2004年12月,男嬰齊齊在垂楊柳醫院降生,兩天后出現尖叫、驚厥等癥狀。21天后,出現顱內出血、低血糖等。后經診斷,齊齊為精神運動發育障礙,腦性癱瘓,癥狀性癲癇,構成三級傷殘。
齊齊的父母隨后起訴垂楊柳醫院,稱醫院機械推行母乳喂養才導致此后果。齊齊的母親稱,她是剖宮產,產后沒有奶水,但醫院堅持要求母乳喂養,并警告喂食奶粉后果自負。最終,齊齊在連餓了幾天后成了腦癱。他們要求醫院承擔全部責任。
開庭時,醫院辯稱,齊齊正常出生后3天內并無特殊異常表現,其顱內出血等后果是其自身病情的自然發展,醫院沒有過錯。對于為何推行母乳喂養,醫院稱是應上級要求,母乳喂養是最科學的哺育方式。
一審期間,法院委托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進行了司法鑒定,結論認為,垂楊柳醫院有一定的過失。首先,醫院沒有充分重視齊齊母親產后兩三天奶量小、新生兒攝入量不足問題,對產婦飲食的關注和指導不到位。其次,醫院對齊齊是否存在明顯的饑餓狀態觀察不細致。院方這種不注重個體差異性、一律禁止喂食任何乳制品的機械性推行母乳喂養方式是齊齊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而低血糖可以影響腦細胞組織功能,嚴重者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
不過,鑒定機構也認為,造成腦癱的可能因素很多,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難分主次,低血糖是其中因素之一。
一審法院審理后,酌定醫院承擔30%的賠償責任,額度為15萬余元。雙方不服,均提起上訴。最終,二中院綜合考慮齊齊尚幼等實際情況,認為一審法院確定的醫院賠償比例偏低,將其調整為4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