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制造服務業是機械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良方
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實體經濟帶來的壓力逐步釋放。對于中國機械工業而言,抵御風險能力薄弱的癥結仍在于尚未改變粗放發展模式,突出表現為“當前機械工業流動資產年周轉次數僅兩次,而庫存率卻達20%左右,銷售利潤率也僅有5%左右”。
對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給行業企業開出了“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的良方。
在11月19日召開的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經驗交流會上,中機聯會長于珍指出,對于機械工業而言,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是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一種思考和選擇,從長遠來看更是機械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于珍還重點強調了行業轉型升級的兩項重要內容,即“開展增值服務”和“優化供應鏈管理”。
增值服務是轉型升級重要途徑
在銷售低迷的時期,對已有的設備升級改造和現代化、備品備件的供應和其他一些服務市場需求很好,這是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會(vdma)發展制造業的經驗總結。
如果為現代制造業定義,就是圍繞制造業生產制造過程(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種業務,開展專業的服務活動,這類服務活動總稱為現代制造服務業。現代制造服務業屬于生產性服務業,增值服務是其重要內容。
中機聯執行副會長朱森第指出,開展增值服務是機械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據介紹,在德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中,服務在營業額中所占的比例從1999年的13%提升到了2005年的20%。如蒂森克虜伯集團2007年的服務收入為167億歐元,占集團銷售收入的比例達32.3%。
據朱森第介紹,全球范圍的生產客戶總是期望他們所用的生產設備有更高的可用性,因此客戶希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于是,發達國家制造商的內部服務部門成為了集成服務供應商,例如新的機器租賃給客戶、專業性的診斷和優化成為服務的一部分、租賃的設備在一定時期使用后經過返修而返回生產廠、二手設備維修后再出售。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于珍提出了當前我國機械企業可以開展的增值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備品備件供應,設備安裝、運行、保養及維修,專業性的維護、保養、培訓、咨詢,遠程監控與服務,軟件開發與應用,金融擔保服務,二手設備翻新、舊設備回收,設備租賃、文獻編輯等。
于珍認為,通過大力開展增值服務,提高服務收入在整個收入中的比例,是機械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供應鏈管理是轉型升級重要內容
未來的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于珍指出,供應鏈管理優化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管理工具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上下游工廠眾多且關聯性強、工藝復雜、加工層次多的機械企業來說,實施供應鏈管理優化效果非常明顯,同樣是機械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