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知產案件審判要避免機械司法和就案辦案
簡要內容:“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必須確保講政治、講政策與講法律的有機統一,必須克服單純的業務觀點,必須避免機械司法和就案辦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在28日于重慶召開的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對知識產權案件作出了分析判斷,并對人民法院審判提出了要求。
“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必須確保講政治、講政策與講法律的有機統一,必須克服單純的業務觀點,必須避免機械司法和就案辦案?!?/p>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在28日于重慶召開的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對知識產權案件作出了分析判斷,并對人民法院審判提出了要求。
奚曉明說,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產權領域的全球合作逐步深化,但同時摩擦多發。國家間對知識產權的擁有極不平衡,保護知識產權上升為國家利益,知識產權既是一些國家實行貿易保護的重要工具,又愈加成為跨國公司參與全球競爭和占領全球市場的武器,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日趨國際化。這種復雜多變的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形勢,使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
“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時,既要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我國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形象,又要抵制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奚曉明指出,要強化國情意識,確保堅持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度。要按照國情適用法律,必須清醒地認識和把握我國知識產權法治與其他國家知識產權法治的差異,不能簡單地套用西方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模式,簡單地從某種理想的模式出發,簡單地引用某些概念術語。不能簡單地用別國的知識產權制度作標準和樣板,進行盲目的“臨摹”和“復制”。(記者楊維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