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制約 機械行業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
機械行業是連接上游鋼鐵、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和下游消費品的中間產業。利潤在整個產業鏈上轉移的過程中,作為中間產業的機械行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這是決定機械行業發展周期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受固定資產投資的周期性波動影響,行業需求呈強周期性波動,使得機械行業產能一直在短缺和過剩之間擺動,進而拉動行業在投資擴產、萎縮減產、再投資擴產、再萎縮減產中循環。投資推動效應明顯是決定機械行業發展周期性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在經歷了兩年的輝煌之后,2008年開始,機械行業的光環有所褪色。面對美國次貸危機、國內宏觀調控、鋼鐵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產能迅速膨脹等諸多不確定因素,行業增速開始趨緩,利潤總額的增長開始跟不上銷售規模的增長。利潤空間如何在整個機械產業鏈上轉移,行業能否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由于機械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正相關,而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我國仍將延續由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拉動的經濟高增長模式。這必將拉動機械產品需求的旺盛增長,預計未來三年的年均增速在25%以上。
同時,強化政策拓展了機械行業替代進口和擴大出口的巨大市場空間,把行業需求轉化為國內企業的銷售收入。面對國內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鋼材、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等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作為中間產業的機械行業在新一輪產能擴張之后,將會面臨多重擠壓的窘境,行業利潤水平的增長將很難跟上銷售規模的增長。
投資拉動需求高速增長
機械行業的最終產品大都是資本品(除乘用車等少數產品外),與固定資產投資高度正相關。200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4.8%,拉動機械行業銷售產值增長31.9%。2008年一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24.6%,機械行業銷售產值增速30.4%。
業內人士認為,在消費平穩增長、凈出口增速明顯下滑的背景下,投資已經成為保持我國經濟8.5%~10.5%的增長水平的主要拉動因素。由于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為固定資產投資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因此,預計未來三年我國固定資產年均增速在20%以上。而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必將拉動機械行業需求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預計未來三年我國機械行業需求年均增速在25%以上。
政策拓展行業成長空間
“十一五”期間,我國把振興裝備制造業提升到了國家與民族安全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十一五”規劃到《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再到《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扶植力度不斷加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