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費者對大屏電視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電視的尺寸也越做越大,現在75英寸的液晶電視已經不是什么罕見的產品。甚至55英寸已經成為新的入門門檻。究其原因,大屏用戶對電視屏幕尺寸的感知要遠遠高于其他功能賣點,因此也導致整個市場對大屏的需求非常強。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由于市場看好,許多號稱"大屏"的產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投影設備,所對標的電視也都在100英寸這種家庭影院級別;而針對土豪群體,則主打激光電視等高端投影產品。
買大屏投影or電視
激光電視作為近幾年來的新興大屏產品,一直希望擺脫"投影機"的影子,因此通過高端市場定位與定價塑造"高端大屏電視"的角色。但其實從二者定義上看,都屬于投影設備。
據大屏幕視聽行業媒體《投影時代》介紹,二者主要區別在于:激光電視的主機本質上是一臺超短焦投影機,主機多數會放在客廳的電視柜上,不需要額外的布線,搭配100寸及以上的抗光幕使用。而傳統的投影儀一般吊裝在天花板上,搭配普通屏幕即可使用,但是需要單獨布線。
事實上,最開始接觸激光電視的時候,不少消費者對激光投影這樣的技術充滿好奇。很多用戶考慮直接投白墻,但是效果確實不佳,無論是在客廳,還是在會議室,受周圍環境的光線影響,激光電視主機投射出來的畫面很暗。比如說對比度差,畫面亮度不均勻,細節可能丟失等情況出現。
眼健康成為電視選購焦點
自激光電視問世以來,在"眼健康"方面一直受到多方的討論。一方面廠商宣傳,激光電視自身不需要屏幕發光,而是采用反射成像的方式,比液晶電視的視覺舒適度好。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質疑,激光電視屏幕不通電,不會直接產生藍光,這是事實。但從激光電視的原理就可以分析出,激光電視通過高速藍色激光的漫反射成像,光機里光線通過屏幕漫反射到人的眼睛,只要能人眼看見藍色,就一定有藍光。
而激光電視的光機亮度高,發出大量高能短波藍光(主要在有害藍光波長段),含有大量有害藍光,并對人眼會產生傷害。因此,這也成為眾多有孩子的家庭選擇激光電視時猶豫的最大原因。
眼下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馬上到了,很多商家都打出誘人優惠措施。相信很多打算升級換代大屏電視的消費者都會面臨品牌、型號等選擇。一些消費者如果對電視技術了解不深,自然而然陷入一些誤區也是實屬正常,最主要選購一款適合自己與家人一起觀看的電視,如果還是難以抉擇,其實3-4千且技術成熟的大屏液晶電視也是個好選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