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部分陶企影響 陶瓷機械裝備業應對“過冬”
今年下半年,受部分陶瓷企業紛紛減產、停產的影響,佛山陶機行業采取穩扎穩打、苦練內功的戰略戰術,通過控制現金流、“發展節奏”放緩、加強與上下游產業溝通等重大舉措,應對陶瓷行業廠家提前“過冬”的嚴峻考驗。
佛山陶機企業有100多家,是國內唯一出口陶機整線裝備的產業集群。年產值30多億元,占國內陶機市場份額70%以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陶機行業由于受到上游鋼材、耐火材料等原材物料大幅漲價的影響;下游陶瓷企業客戶拖欠資金等方方面面綜合因素的夾擊下,佛山陶機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窯爐制造成本上升10%以上,去年接的工程項目,今年做工程維持原價連成本都不夠,肯定會虧損。不少陶瓷企業承諾投產后足額付款,結果是一拖再拖,最后是以磚抵款,甚至是以次貨充正品磚,令陶機制造企業雪上加霜。
有鑒于此,鑫信達、亞琛、中信、新景泰、科利得等知名中小陶機企業認為,目前陶機市場下滑到2005年以來的最低谷,出口因人民幣升值以及美元、越南幣貶值等因素的影響利潤下滑;同時國內市場資金拖欠日趨嚴重,平均只有70%的資金回籠率,過去不要的期票現在立馬就收,控制現金流失是當務之急。否則,沒有流動資金難以“過冬”,甚至會出現惡性循環的“冬眠”后果不堪設想。
在控制現金流的同時,不少陶機企業審慎放緩“發展節奏”,對于新簽定工程項目,都注重客戶的資質、信譽,在合同中注明資金回籠的進度;對信譽差、資質一般的客戶寧愿不簽合同也不做賠本生意,從而避免資金流失加重負擔。此外,還要注重溝通上下游優質客戶的關系,打造利益共同體共渡難關。
日前新景泰公司在四川夾江籌備舉辦仿古磚市場發展趨勢及生產技術研討會,邀請了近百家墻地磚生產企業及化工色釉料企業參加,對拓展低迷的陶瓷市場共商大計、制定對策,得到四川省夾江陶瓷行業協會、陶城報社的大力支持,使會議在今天順利召開。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優秀陶機企業并沒有被提前“過冬”的形勢壓垮,而是苦練內功,尋找突破口蓄勢而發,新景泰、亞琛、科利得等陶機企業都推出升級換代產品拓展“過冬”的低迷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