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以示范帶動水稻育插秧機械化
南方網訊 據從廣東省農業廳消息,昨天(8月27日)上午,廣東召開“全省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范縣工作會議”,推進建設20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范縣,通過示范以點帶面,全面、快速提升全省水稻機插秧水平。各地級以上市農業局主管農機工作的副局長、各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范縣農機或農業局局長及農業廳種植、科教、農機科研、農機鑒定等處室、單位的負責人共60多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傳達了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全省推廣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的做法和經驗,分析當前的情況和問題,研究部署了下階段的工作。20個示范縣匯報了當前的實施情況,并與省農業廳簽訂了下年度開展機插秧技術培訓的委托協議書。
會議指出,當前全省水稻育插秧機械化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經濟有效的方針,以20個機插秧示范縣和水稻商品糧基地縣為重點,以栽插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的機械化為著力點,政府扶持與市場引導相結合,農機與農藝相配套,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思路。要求到2009年,要實現全省水稻機插率比2008年翻一番,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40%的發展目標;經過3年的示范帶動,到2011年,全省水稻機插率達到4-5%,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部分地區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目標。
省農業廳副巡視員潘雪芬在會上強調,各地要繼續解放思想,充分認識機插秧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明確目標、突出重點,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要切實加強領導,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育插秧機械化的發展。二是要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爭取多渠道投入,為加速推進與插秧機械化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三是要加強示范與培訓。四是要不斷強化技術指導和檢查督促。五是要加速培育機插秧的作業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