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農作物病蟲害機械化防治
8月6日,山東省東營市農機辦和市委宣傳部在利津縣明集鄉東坻二村為明豐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贈送高壓植保彌霧機儀式,這將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病蟲害綜合機械化的防治水平,了也是市農機辦為民辦實事的真實寫照。
東營市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生產已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玉米生產機械化聯合收獲率達到60%以上,水稻生產在去年機械化收獲實現突破的同時,今年水稻機械插秧又實現了零的突破。但是全市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還很低,特別是棉花作為全市第一經濟作物,年種植面積都在160萬畝左右,除耕、播、鋪膜基本實現機械化外,病蟲害防治和采摘機械化水平還很低。一家一戶的棉花植保形式是家家戶戶打藥治蟲,不僅費力費工,而且勞動強度大,作業成本高,防治效果差,容易出現中暑、中毒和使用假冒偽劣農藥現象,成為全市發展現代農業,解放農村勞動力的一個制約瓶頸。為此,市農機辦決定把成立農作物機械植保隊,提高農作物機械化防治水平,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活動,為農民辦好23件實事之一,在明豐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舉行高壓植保彌霧機贈送儀式,標志著全市農作物綜合機械化防治正式啟動。
機械植保服務隊的成立對發展現代農業,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真正實現文明生產、體面生活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服務隊與村、戶簽訂作業合同,統一噴藥、統一收費,將徹底改變一家一戶背著小噴霧器打藥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歷史,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特別是棉花植保機械化水平。同時可以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打工掙錢,不用為家里的農活而兩頭奔波,從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