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機械老樹開新花
“南有常柴,北有萊動。”這句話在機械行業盡人皆知。那時,萊動身為我國北方最大的中小功率柴油機生產廠家,萊陽也是名副其實的機械制造業基地。如今,沉寂多時的萊陽機械老樹開新花,成為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后起之秀”:擁有整車年產能15萬輛,發動機年產能120萬臺,產品出口日、韓、歐美、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萊陽的柴油機、拖拉機、輕卡、客車等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聞名全國的老牌產品,盡管受體制和市場等因素影響,以傳統國企為主的萊陽機械制造業一度出現滑坡,但依然留下許多重振雄風的優勢,正如萊陽市委書記于松柏所說:“現在急需強勁的外力,將機械產業推向發展快車道。”
發展潛力巨大。萊陽機械行業擁有專業技術人才2萬多,汽車公告目錄151個,是全國擁有汽車目錄最多的縣級市之一。由于國家發改委原則上不再新批汽車目錄,這一資源就成為萊陽汽車產業雄厚的基礎優勢和重新崛起的有力支撐。另外,該市還有鴻達、萬斯特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萊動、鴻達2個省級技術中心,30多名高級職稱以上科研人員,機械產品研發能力全省領先。
拳頭產品眾多。突破發展機械產業是萊陽的“一號工程”,集中人財物力重點培育客車、卡車、特種車3個汽車龍頭,帶動拖拉機、柴油發動機2個整機以及缸體缸蓋等10個汽車零部件配套系列產品。目前,鴻達開發的315噸米大型塔機填補了省內空白,舒馳客車的考斯特高檔中巴車已簽下俄羅斯訂單,萊柴的180馬力拖拉機填補了山東空白,230馬力拖拉機開發也已啟動。
集群效應顯現。萊陽現已發展機械企業1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3個,從業人員1.8萬,總資產 33.8億元,去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0億元,占全市工業經濟比重達21%。產品既有重卡、輕卡、客車、特種工程車、大中小型拖拉機、柴油機等整車整機,又有缸體缸蓋、曲軸、飛輪、缸套、活塞、油箱等零部件產品,共涉及20大類、300多個品種。
老樹開新花,需要新的發展機遇。萊陽市市長楊國強說:“做大機械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是關鍵,而加強合資合作則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萊陽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機械產業的外資嫁接、合資合作。萊陽市表示:只要客商能和我們一起激活萊陽機械的強大引擎,我們將舉全市之力,在能夠掌握的資源范圍內給予最大的支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