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武:機械行業重歸到06年之前 需深度挖掘價值
金融界網站6月24日訊 近期中國證券市場可謂跌宕起伏,雪災、地震、次債危機、通脹、大小非減持……內憂外困中的證券市場被迫經歷深幅調整,投資者的信心在重壓下逐漸喪失,市場的估值重心不斷下移。面對后市,市場各方分歧加劇,困惑、迷惘、期待種種情緒如迷霧般籠罩在市場的上空。東方證券中期策略會23日-24日在上海舉行,下面是東方證券機械行業資深分析師周鳳武所做報告中的精彩觀點。
機械行業從年初以來就非常嚴峻,我們首先對這個行業的投資評級也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從2006年和2007年的操配到2008年的標配。也就意味著機械行業在作為一個整體行業的配置來說,就沒有太大意義了。我們重新回歸到2006年之前找幾個股票抓抓黑馬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說一下我們的觀點,我們這個行業并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行業,應該說是用鋼鐵行業聯系起來的一個行業組合。對于行業我們總體觀點是這樣的,雖然說目前市場流行中國經濟拐點論,但這個拐點是什么?是我們增速向下趨緩的拐點。我們中國經濟未來在8.5到10.5%的振蕩水平,這個振蕩水平會拉動中國投資增速20%以上,這會拉動經濟的增速,達到25%的水平。強化政策支持引導行業需求轉化為行業內企業的銷售收入。從這一點上,也就意味著,我們肯定未來機械行業從銷售規模增長上還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水平。但是所面對國內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這樣一個增速將會由06、07年30幾的水平,下降到01年的20幾的水平。最大的影響是什么?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帶來的成本壓力和我們行業本身所帶來的大規模產能擴張形成的價格競爭趨勢。這將會導致什么?行業在面對上游價格,也就是我們認為價格大幅上漲帶來成本壓力的條件下,會形成兩頭走阻壓的窘境。企業的盈利很難跟上銷售規模的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對行業觀點是這樣看的,行業重新回歸到06年之前,自上而下深度挖入價值的新時代。作為行業的配比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這也是說通過產業的效益做一個定義。一輪經濟剛開始啟動的時候,從初期的行業,從而從國民經濟產業開始拉動,隨著經濟的進一步拉動,拉動產業鏈會逐漸上移,有注重規模的,注重管理的,像技術、資源稟賦等等逐漸向上成長。從產能擴張來講,有技術壁壘和資源稟賦壁壘的行業,在短時間內無法將產能擴張起來,會保持良好的營運能力。
所以說從市場預期角度來講我們提倡追求穩定增長預期取代追尋以外驚喜。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上升20%、30%,大家說你不要跟我說這個事了,因為增長100、200有的是。08年之后對于增長100、200就很難尋找了,我們最好是穩定增長預期。
我們配置策略就是抓小放大,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受上游影響比較大,向下游轉嫁的能力比較強。作為基金配置,作為人無我有作為拉升凈值的手段來做一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