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研討會暨農業機械作業演示會在湖北召開
2008年5月12—13日為加快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推動山區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由中國農技推廣協會農業裝備與工程技術分會組織召開的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研討暨農業機械作業演示展示會于5月13日在湖北省咸豐縣勝利召開。
參加會議的有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的丁翔文站長和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的楊林副站長,以及來自華中農業大學許綺川教授;北京、江蘇、安徽、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和湖北等省市農機管理推廣部門的領導和專家,還有來自生產茶葉采摘加工機械、田間耕種管理機械、插秧機械、收獲運輸機械等13個省市的33家農機生產企業參加。共有近200臺套中小型農機具參加了此次展示及作業演示活動。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李安寧處長主持了會議,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劉恒新副司長觀摩了現場機具展示表演,出席了“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研討會” 并作了重要講話。劉恒新指出,農業部農機推廣總站、中國農技推廣協會農業裝備與工程技術分會選擇這樣一個時機辦這個活動,其原因有三個。一是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關注和重視山區農業機械化;二是農機化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國家對購機補貼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增大,對山區的機械化發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三是農機技術尤其是山區適用的農機具研制開發日益得到重視。劉恒新副司長認為,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展示、研討、作業現場演示等,使大家能在短時間內了解新技術、新機具,同時,活動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探討的平臺,為山區多樣化的農副業生產的機械化技術應用啟發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因此,山區農機化既有當前的迫切需求,又有潛在的發展動力。要發展山區農業機械化,就要始終不放松山區糧食生產的機械化,還要圍繞當地重點的特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進行突破。要建立政府扶持,政策支持,科研、推廣、培訓、市場規范的農機推廣體系。要擴大購機補貼種類,增加補貼比例,首先從省市級做起,與扶優扶強結合起來。要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在節能環保、安全、適用的基礎上實現農民的自主選擇、自主經營,在山區為老百姓提供社會化服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