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技創新天明機械攻堅拓出大市場
近日,被譽為“江蘇第一車”的我國第一臺載重500噸橋架梁(車)在江蘇天明機械集團(以下簡稱天明機械)成功下線。同時,天明機械與清華大學、燕山大學共同研制的自驅動模塊式組合平板運輸裝置等高科技含量車輛,也即將研制成功。目前,成立僅7年的天明機械研究開發的新產品已近100個,成為機械行業名副其實的新產品開發“專業戶”。
江蘇天明機械集團董事長盧明立告訴記者:“天明機械成立7年以來,從創業初期的白手起家,發展到現在擁有近10萬平方米的生產廠房、300多臺套國內外先進的機械加工設備、600多名員工的企業集團,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實踐著科學發展觀。而科技創新始終是推進天明機械實現超常發展的核心動力?!?/p>
大膽創新是成功的基石
總結天明機械的成功經驗,“大膽創新”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創業初期,天明機械沒有按照市場規律選擇一些科技含量較低、研發風險小、短期效益好的項目來開發,而是獨辟蹊徑選擇了科技含量高、國內外同行一直難以攻克的氨綸紡絲機械設備。
全自動卷繞機是氨綸紡絲成套設備中最關鍵、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的設備,也是我國氨綸紡絲成套設備產業化進程中的一大的瓶頸,當初日本twt集團為研制此產品整整花費了11年。天明機械選擇這項產品開發的時候,對國內外市場進行了充分的調研,最終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從2000年開始,天明機械加緊實施氨綸紡絲設備部件的研制和生產,他們在技術上跟蹤日本先進技術,在部件的精細化上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先后開發成功16end、24end、32end組件及配套使用的假捻器、紡絲機架總成等主要設備。至此,天明機械研制的氨綸設備在國內新上和改造項目中奪取了85%的市場份額。
天明機械獲得的巨大成功使國內紡織工業界人士看到了希望,他們驚呼“氨綸的天要亮了”。在國內眾多氨綸生產企業的支持下,2003年底,天明機械將氨綸卷繞機納入了技術攻關計劃,并被列入2004年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日本同行得知后表示:“天明機械拿出樣機至少需要5年時間?!比欢?,天明卻讓日本同行大開眼界。經過9個月的攻堅后,天明機械試制的樣機在煙臺氨綸廠生產線上與日本制造的同類設備并排運行起來,隨后又在浙江華峰等近10個國內大型氨綸生產企業使用,設備運行可靠,性能穩定。經過專家鑒定,該卷繞機項目為國內首創,技術性能國內領先、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這一科技成果為我國氨綸機械成套設備實現國產化創造了條件。值得關注的是,從氨綸機械成套設備第一個部件誕生到全部實現國產化,天明機械只用了5年時間。
盧明立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選準了項目就要有足夠的膽量和勇氣去做,否則選準的項目也只能永遠地被擱淺,使創業的夢想永遠不能變成現實。天明機械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知遇到過多少次幾乎讓人無法退步的險境。然而,那些困難最終都被我們克服了。”
抓住機遇還需快速行動
“在市場競爭中,都說機遇一閃即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說機遇是為有準備的人而降臨的。抓住了機遇,而能集中精力快速行動的人,往往事半功倍。”盧明立說。
進入了氨綸這一行業后,天明機械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與中國氨綸紡絲機械的制造,與中國氨綸紡織工業同步成長。幾年來的努力,天明機械在一次次機遇面前,不斷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逐步成長為中國氨綸紡絲機械制造基地,并在鉆掘工程機械、皮革機械、特種車輛制造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走向了產業化發展的軌道。
2003年,天明機械預測到氨綸工業、氨綸設備市場在達到巔峰之后將迅速進入低谷期。事實很快給出了答案,2004年由于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等因素的影響,氨綸紡絲設備市場跌入了低谷。而此時,早有準備的天明一不做,二不休,集中精力大刀闊斧的開展科技創新工作,一舉攻克了氨綸紡絲系列成套設備的核心設備———氨綸紡絲卷繞機的技術難關,并且瞄準時機引進了鉆掘工程機械等新產品,為下一個高峰期的到來積蓄了力量。
機遇始終最青睞有準備的人。2006年氨綸設備市場,在沉寂了一年多后大幅回升,當年4月初全國地質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我國的地質勘探和地勘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送來了強勁的東風。勿庸置疑,機遇為天明機械向更高層次的快速發展,又一次送來了強勁的東風。
盧明立躊躇滿志地說:“快速行動就是抓住機遇,集中注意力,比別人先起步。天明很多的科技新產品的創新,走的都是這一條路,像現在已經進入全面投產的特種車輛這一項目,我們早在2004年就著手開發研制了。今天看來,這一項目在我國目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大開發大發展當中,其重要性會突顯出來,同樣也會為我們企業今后的發展帶來不可限量的效益?!?/p>
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天明機械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走多元化發展之路。依靠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目前,天明的新產品已經有了紡織機械、地勘機械、皮革機械、特種車輛等系列。在長期的實踐中,天明機械清醒地意識到,新產品的開發,單靠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早在氨綸紡絲設備基本上完成配套生產的同時,天明機械就引進了一批具有機械制造專長的人才,其中既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機械制造專家、博士生、高級工程師,也有普通的機械操作工。大量多層次、專業化的人才引進,形成了天明機械人才的“海、陸、空立體化作戰部隊”,為天明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
為了充分發揮職工的潛能,天明機械根據人才的貢獻大小,安排適合各種人才的崗位,給予相對應的待遇,使各個層面人才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充分的才能發揮。與此同時,作為企業的領航人,盧明立對天明的多元化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制定出了天明機械的多元化發展戰略,那就是:以機械制造為核心,多元化發展。
盧明立告訴記者:“一個好的作家會對他所發現的題材深入挖掘,最終創作出感人至深的文章。而對于科技創新企業來說,只有對所開發的產品不斷地進行創新,企業生命之樹才能常青?!?/p>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天明機械始終盯著市場,保持永不滿足的勁頭。目前天明機械又盯上了科技含量更高的雙層卷繞機、氨綸差別化紡絲設備等產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