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翼齊飛做大做強中國工程機械企業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速增長,這給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一些龍頭企業已經躋身于世界工程機械50強,如果能抓住機遇,內外兼修,做強做大,5~10年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將有望躋身于世界工程機械五強,甚至出現中國的卡特彼勒。
得天獨厚:進入行業快速發展期
2007年上半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額的增速達到46%,高于整個機械行業32%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銷售額將突破2260億元,增幅將達到40%左右,行業利潤可同比增長70%~100%。
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和快速發展,給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成長機遇。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不斷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迅速成長。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產品升級速度加快;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規模效益得以顯現;企業的治理明顯優化,很多公司建立了整套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和組織結構,企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據《國際建設》雜志發布的2006年世界工程機械50強統計數據,我國一些優勢工程機械企業,如徐工集團、中聯重科、柳工集團、三一重工、廈工集團、中國龍工和山推已經躋身世界工程機械50強。同在長沙的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作為其中兩個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龍頭企業,分別以11.1億美元和10.4億美元的銷售額,排名26和28位。
三一重工作為一個優秀的民營企業,憑借其研發能力、技術優勢和完善的營銷體系,在混凝土機械以及樁工機械領域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目前三一公司擬在美國和印度投資建廠,出口形勢樂觀,預計可保持50%~100%的高速增長。另外公司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優秀的管理團隊也是其一大優勢。
中聯重科是國內第二大工程起重機制造商和第二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市場地位穩固。并且在重型汽車起重機和履帶式起重機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原大股東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是有五十年歷史的全國最大的建設機械綜合性科研機構,科研實力突出。2006年,公司完成了管理層股權激勵制度,其經營機制得以極大優化。
中聯重科通過自主研發和收購兼并的方式進入了多個產品生產領域:工程起重機、路面機械、旋挖鉆機、機床等,并在每個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較為領先的地位,外延式發展能力突出。2007年上半年,中聯重科凈利潤同比增長99%,預計公司2006~2009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0%以上。
從行業整體來看,相對完整的工程機械體系正在我國逐步建立,行業內企業也出現了產品相互滲透、產品鏈向上游延伸的現象。
找差距:業務多元與技術研發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