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稈變廢為寶 三原縣推進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
9月25日,三原縣政府在城關鎮寇家村舉行全縣“三秋”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機具現場演示會,收割機穿梭在玉米地里忙著收獲,打草機轟鳴著將秸稈打成飼草……寇家村村民王玉民說:“秸桿綜合利用省時省力,過去一畝玉米地平均耗時
半天以上,現在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的確好!”
三原縣是我省有名的糧食主產縣,全縣玉米種植在28萬畝以上,過去農作物收獲后秸桿棄用而焚燒,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費了資源。今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將西銅高速公路周邊沿線兩公里和關中環線周邊的8個鄉鎮作為重點區域進行秸桿綜合利用技術推廣。
縣農牧局抽調193名領導干部職工下鄉包片、包村組,宣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縣農機管理總站積極爭取補貼資金185萬元,用于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今年,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新增秸桿還田機130臺、飼草加工機械30余臺套。截至目前,全縣擁有秸稈還田機達580臺、飼草加工機械700余臺套、玉米收割機10余臺,并在全縣建立了3個示范田,通過增加機械、加強示范等方式向四周輻射,帶動了全縣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水平的整體提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