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綜述:我國包裝機械發展緩慢的原因
受制低水平競爭包裝機械發展緩慢
我國包裝機械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以前發展緩慢,只能生產幾種水平很低的包裝機械,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國家公布的產品目錄中也沒有包裝機械這一類。
改革開放后,社會對包裝機械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上政府的重視與扶持,我國包裝機械得到迅速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大于30%,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其仍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包裝機械已成為機械工業中十大行業之一,無論是產量還是品種,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包裝工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些包裝機械填補了國內空白,已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部分產品還有出口。2001年全國包裝機械產量達53.3萬臺(套),產值為195.5億元,占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的8.2%,我國已成為世界包裝機械生產和消費大國之一。
但是,我國包裝機械制造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缺乏宏觀統籌規劃,在投資開發新產品方面往往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復。二是缺乏資金投入,因經費不足,企業用于研究和開發的資金占銷售額比例平均不到1%,不能做到生產一代、開發一代、研究一代。由于沒有技術儲備,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不力,使企業新產品少,缺乏市場競爭力。三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因包裝業目前的利潤水平不高,難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自主開發產品少、創新能力薄弱,甚至消化吸收國外同類產品的能力都很弱。目前,我國包裝機械出口額還不足總產值的5%,進口額卻與總產值大抵相當。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產品結構看,目前國外包裝機械的品種大約有2300多種,成套設備多,并且不斷有新技術、新產品出現。
而我國包裝機械品種只有1300多種,配套數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化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產品質量看,差距表現在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觀造型不美觀、表面處理粗糙、許多元器件質量差、壽命短和可靠性低,影響了整體產品的質量;從企業狀況看,國外企業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大多采用了cad/cam技術,企業的管理、生產、銷售等工作基本上實現了計算機管理。而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的企業不多,生產規模小,制造同類產品的企業多,普遍存在技術力量薄弱,技術裝備水平偏低的狀況;從產品開發看,我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弱,缺少科研生產中試基地,科研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國外高達8%~10%。
2005年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產品銷售收入達到679億元,較上年的558億元增長了21.5%,但我國包裝機械的技術水平從整體看還比先進國家的技術水平落后20年,在產品的開發、性能、質量、可靠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