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水稻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
江陰水稻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
從昨天在華西村召開的全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會上獲悉,至5月底,江陰市已落實水稻機插秧面積24萬余畝,水稻機種比例預計將超過80%,在無錫地區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據介紹,全市今年水稻機插面積將達到50萬畝,是去年的2倍,機插率超過40%,力爭兩年內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副市長黃繼鵬參加了推進會。
華西村山北的千畝水稻示范方,昨天上午成了插秧機主力機型同場競技的舞臺,1小時9畝地的工作效率,讓一些插秧高手都贊佩不已。去年成立的江陰暨陽農機作業服務社是推進會現場的另一大亮點。這個由22戶農民自發組建的農機服務組織,這次承包了華西九村的500多畝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今年,這家分布在江陰6個鎮(辦事處)的服務社,計劃機械插秧10000畝、機械收割32500畝。
農業現代化首先是機械化,加快發展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有利于突破農機化發展的瓶頸制約。據悉,全市目前有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200多家,市政府前天出臺了加強財政扶持、簡化登記審批手續、減免有關稅收、減免有關費用、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5項措施,鼓勵發展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各級財政都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的建立,開展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示范和推廣。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根據實際需要建造機庫、維修場地的,由國土部門按臨時用地審批。對運輸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的車輛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按上級有關文件執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