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就只能靠這樣傳遞火把?
路上走過,好多機加廠、機加店門口都貼滿了“招工”、“招工”、還是“招工”.....再看看我們自己,因為天天的趕貨再趕貨,被逼得沒辦法了,只好自己也上機-----這周我自己做車工的時間加起來有十二三個鐘。
許許多多的人在抱怨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如意,職介所天天是人滿為患;另一方面,無數手中有單的小機械加工老板卻在為找不到人做事而傷腦筋
相對與工廠,小加工店搞機械,可能會更辛苦些,工作時間比較的長。但是,那里卻是培養技術工人的好地方,因為產品雜,品種多,能接觸各式各樣的產品。小加工店學做半年一年,遠比在工廠做三五年的強。這可以說是不個爭的事實了。很多從小加工店出來的人們,又自己搞個車床,弄個銑床什么的,又開始了新一個小加工店......
但問題是目前能吃苦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每二三天,技校就有電話過來問需不需數控車床學徒,我們需要人,但來人常常過不了幾天就逃了-----手指被屑割了,站著太累啦,拿工件手太酸.....那是一批在家全是寵兒的八十年后們呀,嬌貴得很......
做機械最需要的是踏實,是漸進,那是技術,是需要沉下心,需要積累,可以說是沒有捷徑的。要學好它,真的好需要毅力,但面對我們的繼承人們,我們能不擔憂嗎?
我們目前所有的學徒全是朋友送來的自己的兒子或自己的親戚,或是朋友的朋友的親戚。但是他們大多是沒有文化的基本上只是初中學歷,高中的都很少......
有一個湖北的小伙子,家中有錢,父母是賣肉的,是他在深圳招商石化公司當經理的姑父送來的,在家是獨子,因為浮垮被我們炒掉過,做姑父的來說情,給了特許,到現在還沒滿八個月,數控車床技術已和我們目前的師傅不下上下了,能獨立帶一個班了。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基礎知識還差遠了,技術越有長進,學習就更刻苦,一有空就上普車做車工,工藝的安排,刀具的各種差別,原材料各種性能,工價的計算等等,全是他需要學習的------二年下來(一年的學徒期,一年的補師鞏固期),他一定是個很出色的很扎實的師傅了,小伙子今天才19歲......但他不懂函數,一有角度、圓弧就要向我求助......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