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發展多種經營推廣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及收獲機械化技術
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及收獲機械化技術,2004年由遼寧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引進,在昌圖縣進行了試驗示范,取得了成功經驗后,2005年由省財政下達的遼寧省重點農業技術推廣項目。該項技術以花生大壟雙行機械播種、機械覆膜、機械收獲為主體技術。其一,花生大壟雙行播種技術,是利用15—18馬力小四輪拖拉機配掛2bfd—2c型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機實現的。一次可完成鎮壓、筑壟、施肥、播種、覆土、噴藥、覆膜、膜上筑土帶等多道農藝技術作業工序。該項技術徹底改變了常規等行距(60厘米)的種植模式,既膜內播種兩行,行距30厘米,相鄰兩組膜內播種行距60厘米,相鄰兩組膜中心距離90厘米。該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25%,每畝播種約增加2400穴。其二,花生地膜覆蓋機械化技術,是應用2bfd—2c型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機,在完成機械播種、機械施肥、機械噴施除草劑作業后隨既進行機械鋪膜,并在地膜的上方筑出兩條土帶,土帶寬10厘米、厚5厘米,以保證花生幼苗能夠頂破地膜,實現自然出土,不用人引苗。機械鋪膜效率高,是人工鋪膜的十幾倍,能有效的保證農時。同時為花生生長創造了優越的溫、光、氣、熱條件,從而使花生達到增產。其三,花生收獲機械化技術,是采用與2bfd—2c型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機配套使用的4h—2型花生收獲機來完成花生大壟雙行種植模式的收獲。該機生產率為每小時1.5—2.1畝,比人工收獲可提高勞動生產率15倍。該項技術經過幾年的推廣實踐,共投入作業機具600余臺。推廣面積達21萬畝。實現畝增產花生99千克,畝獲經濟效益255.85元。共增產花生1871.1萬千克,總經濟效益為5487.5萬元。實踐證明,該項技術具有增產效果顯著、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是實現花生增產增收的先進技術。
2007年3月25日,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對遼寧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主持完成的《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及收獲機械化技術推廣》項目進行了鑒定,鑒定驗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的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認真討論和評議,認為該項技術推廣項目具有國內同類推廣項目領先水平,予以通過驗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