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食博會暨食品加工、包裝機械交易會成交活躍
本報訊(記者蔡毓生)“外來產品進軍汕頭市場、粵東市場,食博會就是一個重要橋頭堡。汕頭產品打響品牌,走向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食博會也是一個重要窗口。食博會的成功舉辦,為企業、產品成功走向市場搭建起了又一個理想的交易平臺。”為期四天的第八屆中國(汕頭)國際食品博覽會暨2006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包裝機械(汕頭)交易會于昨天下午圓滿閉幕。參展的眾多商家看好汕頭的市場潛力和區域中心輻射力,表示明年一定還參加。
連日來,會展中心天天人頭涌涌、熱鬧非凡。來自天南地北的產品琳瑯滿目,讓眾多汕頭市民目不暇接。汕頭突出的對臺區位優勢、巨大的市場消費力吸引著臺灣企業的眼光。本屆食博會,臺灣地區有30多個單位組團前來參展,并帶來了深加工農產品、食品、水果等。臺灣云林縣特產推廣中心會長王坤龍是第一次蒞汕。他高興地對記者說:“通過食博會這個平臺,我們把臺灣的農產品介紹給了本地的消費者,同時,我們對市場的實際需求狀況也有了更直接的了解,為今后進一步拓展市場積累了重要依據。”據了解,除了參加食博會,臺灣參展商們還將到水果批發中心參觀,洽談合作經營臺灣農產品事宜。
臺灣知名品牌愛之味首次現身食博會,公司的銷售人員王銀財表示,潮汕市場是他們計劃開拓的重要區域,此行是專門到汕頭試水。盡管愛之味的價位比較高,但良好的品質還是吸引了不少汕頭市民前來購買。“市場消費力非常好,通過參展,已與本地的經銷商有所接觸,下來還會加緊跟進。” 交易會上,機械行業的銷售情況相當理想,大多數廠家連樣品都已售出。據不完全統計,現場成交金額約為1000萬元,達成意向的約為2000多萬元。主辦方之一的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方便食品機械分會會長陳楚榮曾參與過首屆食博會的組織工作。他對本次交易會的效果表示滿意,也非常看好交易會的平臺作用和前景。
作為市政府唯一連年主辦的展覽會,食博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八屆。林百欣國際會展中心一直是承辦單位之一。該中心項目經理傅寧認為,本屆展會取得了幾項突破:展會引來了眾多高質量的采購商,其中,僅香港四洲集團就請來了200多名經銷商、大賣場負責人,有效地拉動了買方市場,提高了交易平臺的影響力;展會的國際性有所增強,既有境外的企業前來設攤,也有國際買家進來采購;展會的運作更加專業化,經過對進場商家、商品進行挑選、整合,展品的檔次更高,品類更加齊全,展區更加集中。這些都為進一步發揮汕頭的區域中心優勢,建設永不落幕的行業博覽會,以及全方位發展會展業做有益的嘗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