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2006年前三季度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24-05-11 16:18:20 來源: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9071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006年前三季度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一、2006年前三季度紡機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2006年以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總體仍保持穩步增長,各項經濟指標較2005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對行業內748家紡織機械、紡織器材生產企業的綜合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9月底,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81.35億元,同比增長26.46%;利潤總額19.18億元,同比增長20.67%;完成出口交貨值36.45億元.同比增長17.98%。

1、紡織機械產品生產、銷售穩步增長,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從圖1可以看出.紡織機械產品生產、銷售較上兩年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增長態勢。一方面是2006年以來紡織工業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增長趨勢。紡織行業生產穩定,利潤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繼續增長,市場對紡織機械產品的需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從2006年以來紡織機械產品進口情況也可以看出市場對紡機產品的需求情況。2006年前三季度,全國共進口紡織機械產品29.16億美元.同比增長12.82%。扣除紡織機械出口的8.87億美元。2006年前三季度國內市場紡織機械產品的銷售額達到525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是2006年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數量增長快。前三季度紡織機械產品銷售收入與2005年同期相比凈增長63億元,其中出口凈增長20億元。

2006年前三季度紡織機械行業之所以在經濟效益方面取得增長,主要得益于紡織機械行業創新能力的提高,產品結構有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和提高,不斷推出新產品以適應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變化。2006年前三季度,紡織機械全行業實現新產品產值76億元,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41%。這是2006年紡織機械行業經濟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

2、各地紡織機械生產、銷售都有所增長,江蘇、浙江仍派在前列

2006年1—9月紡織機械全行業產品銷售率為96.80%。同比增長0.39個百分點。江蘇省排在第一位(占全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的30.55%);浙江省排在第二位(占21.79%)第三位是山東省(占15.42%)其他紡織機械主要生產省市。除福建省外,生產銷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增長幅度最快的是遼寧省、湖北省和山東省。

外商和港澳臺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保持較高幅度的增長,私營企業的發展尤為快速.紡織機械行業企業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從全行業資產結構的構成看,近幾年紡織機械行業的結構調整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紡織機械行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

以2006年前三季度紡織機械產品銷售收入為例。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增幅都在30%左右)。

紡機行業近幾年結構調整很快,所有制結構變化很大。國有企業進一步退出.民營經濟、外商和港澳臺投資不斷增長。紡織機械行業新的所有制結構已經初步形成。圖3是2006年以來紡織機械行業企業所有制結構變化情況。

4、品種仍以棉紡機械為主,產品水平不斷提高

從2006年前三季度紡織機械產品銷售情況來看,棉紡機械產品銷售保持著較高的增長。2006年棉紡機械生產、銷售最大的特點是產品結構變化較大。傳統棉紡機械設備銷售增長不大,新型紡紗和精梳設備增長很快。例如,據不完全統計,前三季度精梳機銷售3 776臺,同比增長111.42%;短纖倍捻機銷售326臺,同比增長68.49%;自動絡筒機銷售489臺,同比增長88.80%;清梳聯227條線,同比增長35.93%,等等。

近幾年生產染整機械的新生企業產品不斷穩定提高,生產銷售形勢良好。但由于不銹鋼等原材料漲價大幅度提高了成本,影響了一定的銷售量。

2006年針織機械生產銷售有所增長,整體情況是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特別是圓緯機生產銷售都不錯。據不完全統計,前三季度全行業生產銷售各種大圓機20 520臺,其中福建各企業占全部銷售數量的55%,江蘇占13%,廣東占9%;經編機生產銷售與2005年相比大幅度增長,增長幅度達112%。

織機市場起伏不大.劍桿織機和噴水織機各生產企業都有一定的銷售。市場需求大的產品仍然是噴氣織機。

5、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出口額大幅度上升

2006年l一9月紡織機械產品出口繼續保持上升的態勢。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對748家生產企業的統計顯示.全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6.45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7.98%。紡織機械產品出口率為9.87%。

另據海關統計,截止到2006年9月底,紡織機械產品的出口值再創新高.紡織機械產品出口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9.93%,增幅提高1.3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已超過2005年全年紡機產品8.7l億美元的出口額。

前三季度紡織機械產品出口主要有以下特點。

(1)針織機械出口排在第一位

按產品類別劃分.針織機械出口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印染及后整理機械;其他依次為輔助裝置及零配件、紡紗機械、化纖機械、織機、非織造機械、織造準備機械(表2)。其中化纖機械和非織造機械出口額同比增幅較大。

(2)外商獨資企業出口排在第一位,私營企業出口增長最快

按企業性質來劃分,外商獨資企業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國有企業,私營企業排列第三位,增長幅度最大;合資企業占第四位,其它依次為集體企業、合作經營企業。

(3)紡機產品的主要市場仍然是亞洲

2006年1—9月我國共向14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紡機產品,主要出口市場仍然是亞洲。出口金額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占全部出口額的73-57%.其中亞洲占到了63.73%。

在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當中,排在前5位的均屬亞洲。它們仍舊分別是印度、中國香港、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特別是印度市場,近幾年中國對該市場的紡機出口增長最快,2006年仍排名首位。截至9月,中國對印度的紡機產品出口額已達2.07億美元,同比增長76.92%。

(4)紡織機械出口以一般貿易為主

前三季度紡機產品出口,一般貿易出口6.80億美元,同比增長46.01%,占出口總額的76.72%;進料加工貿易出口1.9h6億美元,同比增長24.11%,占出口總額的22.cr7%;其他貿易方式出口0.1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13%。

6、紡織機械產品進口增長

據海關統計,2006年1—9月紡織機械進口金額29.16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12.82%。受國內紡織業產品升級對高檔設備的需求,再加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變化,紡織機械進口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進口增速遠低于出口的增速。

(1)進口產品以針織機械、紡紗、織造機械為主,非織造、印染及后整理和化纖機械同比下降

據海關統計,從2006年1—9月紡織機械進口產品類別看,針織機械仍然排在首位。為7.91億美元,同比增長30.05%;其次是織造機械,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7.86%;印染及后整理機械.5.25億美元.同比下降10.11%;紡紗機械.4.50億美元,同比增長48.10%,增幅最大。其他依次為.輔助裝置和零配件、化纖機械、織造準備機械和非織造機械,進口額分別為3.21億、2.26億、0.57億和0.16億美元。

(2)紡織機械進口主要來自日本和德國

2006年1—9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口排在前5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日本、德國、意大利、中國臺灣省和瑞士。僅前5位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出口的紡機產品就占進口總額的80.88%。

(3)外商獨資企業紡織機械產品進口額仍位居第一位

2006年1—9月.除集體企業進口紡織機械同比減少外,其他不同性質的企業進口額同比均有所增長.合作經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同比增幅較高。外商獨資企業直接投資進口額為9.58億美元,同比增長11.39%.占總進口額的32.87%.國有企業進口額為6.64億美元,同比增長9.93%;私營企業進口額為5.87億美元,同比增長60.52%;合資企業進口額為4.54億美元,同比增長3.58%;集體企業進口額為1.73億美元.同比下降38.20%;合作經營企業進口額為0.79億美元,同比增長122%。

(4)紡織機械進口仍然集中在東部紡織發達地區

2006年l一9月,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和上海市依次為紡織機械進口的前5名。在紡織機械進口的前10名中,進口同比大幅下降的有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山東省、上海市和福建省。同期,29個省市均有不同數量的進口。與2005年相比,進口金額增長幅度最大的前5名是:青海、吉林、甘肅、寧夏和山西。

(5)進口貿易仍以一般貿易為主.外商投資仍占據較大的份額

2006年1—9月,在紡織機械進口貿易方式中.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進口額為15.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6%,占進口總額的52.73%。

二、2007年紡織機械行業市場情況分析

1、2007年紡織工業發展環境分析

(1)關于宏觀調控

2006年以來進行的宏觀調控都將延續到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的宏觀調控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不僅注意邊看邊調、對癥下藥,而且多重用力,既重視貨幣政策,也使用了財政政策;既重視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也適當運用必要的行政措施.而且在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時,還綜合運用了多種政策工具。影響紡織工業經濟走勢的宏觀政策主要有:

①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的審批制度;

②下調出口退稅率;

⑨強化金融與信貸在經濟中的作用。

(2)紡織品出口、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

據悉,2006年10月初歐盟業界正式向歐委會遞交申請書.要求對我國出口的亞麻布發起反傾銷調查,預計歐委會在近期正式立案對中國出口亞麻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將是中歐紡織品協議簽署后歐盟對我紡織品發起的第一起反傾銷調查,如果失利,企業將至少5年問無法向歐盟出口該產品。而在此之前,美國已在對中國聚酯短纖啟動涉案金額近億美元的反傾銷調查。另外,中國紡織品出口的迅速發展.既和發達國家相當一部分產品有競爭,與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有競爭。

(3)紡織工業產業結構的梯度轉移

從2006年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看,中西部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較快。目前.紡織產業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生產、加工、出口和效益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等幾個東部沿海省份。隨著沿海地區原料、人工、土地資源的逐漸緊缺以及當地對環保要求的提高,紡織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就成了一種必然。中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產業資源將為完成紡織業的結構調整提供必要的現實基礎。

2.2007年中國紡織機械市場需求分析

(1)市場需求前景預測

2007年紡織機械行業的產品市場將以紡織企業提高競爭力、調整產品結構和產品檔次進行技術改造為主。原因是:①紡織行業發展的必然,企業間激烈競爭的結果;②新開項目審批制度的執行限制了上規模的粗放式發展;③紡織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2)市場需求現狀

關于市場需求現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都在編制本行業的“十一五”規劃中有了詳細的描述。

(3)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分析

產品水平低、能耗高、用工多的產品將進一步減少;高效、節能、用工少的產品將是2007年紡織機械產品市場的主要內容;產品市場逐步向中西部轉移;紡織機械產品出口將繼續增長:主要客戶群體是民營經濟、私營經濟和國外投資;企業競爭中產品價格仍然是競爭的第一要素。

文章來源:紡織導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2006年前三季度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99久久成人免费播放|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国产91久久综合|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久久免费美女视频|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无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