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陶瓷貿易商陳鴻超向記者介紹,當初選擇地磚、墻磚的長期供貨商時,他也曾經懷疑法庫陶瓷的質量,但到選定公司的生產車間看過后,他感到震驚;如今經過了3年多的合作,他更感到放心。
從5年前的出口額為零,到3年前的萬美元,再到去年的1.05億美元,沈陽法庫陶瓷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3月3日,從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陶瓷產業園區再傳來好消息,1萬美元的單筆出口協議簽訂成功,首批30個貨柜將發往美國,進入各地的建材連鎖超市。如今的法庫瓷磚已經鋪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國際陶瓷貿易商陳鴻超向記者介紹,當初選擇地磚、墻磚的長期供貨商時,他也曾經懷疑法庫陶瓷的質量,但到選定公司的生產車間看過后,他感到震驚;如今經過了3年多的合作,他更感到放心。
陳鴻超所合作的企業,瓷磚花色自然、逼真、有層次感,適合歐美人的欣賞口味;瓷磚的防滑性能很好,達到國際**水準;更重要的是,企業對待產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保證了高效供貨和穩定品質,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得益于法庫生產的優質瓷磚,陳鴻超的國際陶瓷貿易也越做越大,每年年初,各國的建材超市都要提前跟他訂法庫的單,要法庫的貨。
浩松陶瓷是這次簽約的法庫陶瓷企業代表。董事長林茂向記者介紹,大約在四五年前,國內的建筑陶瓷產能就顯出了過剩的狀態,很多企業陷入了競相壓價爭奪市場份額的惡性循環。與其和同行打價格戰,不如把目光瞄準廣大的國際市場,乘著國家“一帶一路”的良機,將產品賣到國外去。為此,浩松陶瓷投入近3千萬元新建了國際先進的生產線,可以燒出尺寸更大、質量更穩定的瓷磚;聘請意大利設計團隊設計產品;從西班牙購買釉料;聘用臺灣地區的工藝師在一線監管質量。燒出的瓷磚達到、甚至超過了西班牙、意大利等陶瓷先進國家的水平。
如今,浩松陶瓷的瓷磚已經鋪到了澳大利亞國家電視臺、日本新干線,柬埔寨金邊市的美國大學等標志性建筑內。國內的上海中心大廈、上海t3航站樓也采用了他們的瓷磚。林茂表示,如果僅從法庫、沈陽、東北的市場看,需求有限,趨近飽和;但如果放眼全球,很多高端市場潛力巨大、商機無限。
見證簽約儀式的法庫縣縣長陳大為向記者介紹,法庫縣從2年開始發展陶瓷產業,如今已經形成了建筑陶瓷為主,藝術陶瓷、日用陶瓷為輔,12大類陶瓷產品、超過1000個陶瓷品牌。上下游配套企業248家,10大專業倉儲批發市場,是東北地區規模**大、輻射能力**強的現代化陶瓷制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基地。
近年來,面對市場低迷、環保從嚴、產能過剩等不利因素,法庫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內深耕存量、提質增效升級;對外擴充增量,開拓國際市場。關停、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能源改造,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如今,陶瓷產業園區企業累計獲得各類技術發明專利63項,培育形成了70多個國家、省、市名牌產品。下一步,法庫陶瓷產業將圍繞建筑陶瓷、品牌衛浴、泛家居、新材料拓展、延伸,做長、做粗產業鏈條,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把排放和低端產能降下來,把品質和效益提上去。
陳大為表示,如果說15年前,**批法庫陶瓷人完成了創業的壯舉,那么現在,法庫陶瓷人必須要做好高質量發展這項工作,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并且要讓法庫的瓷磚鋪到全世界。
來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