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方“兩會”正在密集召開,一些地方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已陸續公布。這些產區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提到了2018年哪些關鍵性的產業政策?這些政策中,哪些又將可能影響陶瓷行業?
目前,地方“兩會”正在密集召開,一些地方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已陸續公布。這些產區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提到了2018年哪些關鍵性的產業政策?這些政策中,哪些又將可能影響陶瓷行業?
優化升級傳統產業,促進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市,新增市級“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企業20家、智能化技改示范企業25家、機器人應用2臺。
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打贏藍天保衛戰,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拓展佛山國際“朋友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打造“陶藝之都”等文化名片。廣東肇慶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嚴管瓷土開采。
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加大七大傳統低效行業退出和整治提升力度,對產值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依法依規淘汰,陶瓷行業實施綜合治理和全流程監管。(肇慶數十家陶瓷廠已停限產!新方案出臺,將關停退出一批)
實施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年內引導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建筑材料、金屬制品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狠抓工業源整治和揚塵源監管,嚴管整治瓷土開采,不新增瓷土開采,嚴打盜采超采,到期不再續期,從源頭上減少陶瓷行業污染排放。深入整治非法采運河砂等礦產資源。加快工業園區集中供熱項目建設,實施水泥、陶瓷、金屬加工等重點行業節能降耗,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清潔生產技術。
廣東清遠繼續推進陶企“煤改氣”
加大力度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力爭年內高新技術企業達210家以上。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力爭組建新型研發機構1家以上,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突破18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20%以上,推動企業孵化器提升發展。
山東淄博加快陶瓷產業高端化和建陶園區建設
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突出化工、傳統機械、建材、冶金、紡織、輕工、陶瓷等七大傳統產業,組織開展“技術改造突破年”活動,逐一明確規模以上企業轉型升級方向和技術改造路徑,集中抓好年度投資323億元的306個重點技改項目,引導企業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生產經營實行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全程再造,推動企業自身及全產業鏈實現脫胎換骨式的提升。大力推進制造業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設10家智慧工廠和100個智能車間,積極爭創“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加快建陶、耐火材料、日用玻璃等專業園區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標準廠房、倉儲物流、融資租賃等服務平臺建設,降低企業投資成本。
實施全區域、全行業、全過程治理,緊緊抓住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矛盾,集中開展細顆粒物(pm2.5)和二氧化氮專項治理攻堅。嚴格執行電力、鋼鐵、建材、水泥等重點行業排放限值。支持山東工藝美院淄博陶瓷學院發展,提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發展質量。
山東臨沂淘汰一批小建陶,過半建陶企業完成升級改造
實施工業轉型攻堅行動。運用法治思維、市場辦法和行政手段,淘汰一批小鋼鐵、小化工、小建陶等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爭取木業、建陶、五金、化工等產業年內有過半企業完成升級改造。
實施“品牌臨沂”建設行動。倡樹工匠精神,扶持骨干企業、優勢產業和縣域提高品牌質量,打造新品牌、保護老品牌、打擊假冒品牌,提升臨沂品牌整體形象。大力推進老商貿城改造,重點抓好林豐國際物流城、華強建材城等老市場的提質增效。科學布局建設“海外臨沂商城”,提高中歐商貿物流園等海外商城招商運營水平,沿“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再布局一批海外商城。
深入實施“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嚴格節能減排考核獎懲,堅決守住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四川夾江陶瓷產業集群銷售收入破330億元,行業實行限值排放
綠色化改造陶瓷產業。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加強退城入園項目要素保障。推進全國陶瓷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提升“夾江造”市場競爭力。完成技改投資50億元,陶瓷產業集群銷售收入突破330億元。強化企業掛聯服務,“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市場、技術等問題。深入開展實體經濟降成本行動,打通政策落地**后一公里,力爭享受直購電、階梯氣價企業超過100戶。
打好藍天保衛戰,建設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平臺。落實過境貨車繞行管控、道路揚塵治理等措施,對陶瓷、造紙等行業實行限值排放,升級改造20蒸噸/時以上燃煤鍋爐,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20天以上。推進茶緣小鎮、陶瓷小鎮等項目建設。突出夾江文化資源稟賦,打造紙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堰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來源:陶瓷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