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技術攻關成效 軸承行業靠“數據說話”
2006年11月27,中國軸承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楊曉蔚在2006年全國軸承行業技術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兩次提到“靠數據說話”。
一是關于攻關成果的最終體現是在產品的技術質量水平上時,在經過國家軸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檢驗機構、企業的監測試驗,或者主機的實際裝機試驗使用方面,楊秘書長指出:“靠數據說話的突出實例有四個方面,一是重慶長江、洛陽東升等10家企業的13種型號軸承產品在2001~2006年間獲得了精品軸承證書,其中深溝球軸承和鋼球的k大于等于12,圓錐滾子軸承的k至少為8,其他都達到k大于等于12,可靠度達到了99.5%~99.9%;二是成都科華研制的開發的軋機軸承,用于武鋼3000種后辦軋機,平均壽命達軋鋼量50萬t以上,遠超設計壽命30萬t。北京時代新人采用各種措施使軸承壽命提高了30%~40%;三是蘇州金誠開發的沖壓外圈滾針離合器和軸承組件系列產品,閉鎖壽命達100萬次以上,樂山大洋的微型汽車軸承壽命達額定壽命的13倍,并爭取達到17倍;四是樂清生產的典型型號圓錐滾子軸承,樣品20套,全部達到振動加速度z2組,振動速度v1組。常山皮爾生產的典型型號軸承,樣品50套,全部達到振動加速度z2組,振動速度v1組。許多企業生產的部分圓錐滾子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以高比例或全部達到z(v)水平甚至z1(v1)組水平。”
二是在談到存在差距和問題時,楊秘書長總結為成果不夠豐厚,成效還不夠顯著,成績遠沒有達到當初的期望。他依然讓數據說話:“在壽命與可靠性方面,盡管一些企業的一些產品取得了一些突破,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從面上看,如剛剛完成的2006年國家軸承質量監督抽查,僅以達到軸承的計算壽命來考核,合格率僅達76.4%;在滾子軸承減振降噪方面,盡管很多企業的產品年都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整體水平還在低位徘徊。還以2006國家軸承質量監督抽查(簡稱國抽)和軸承行業質量上臺階督促檢查(簡稱行檢)為例,國抽中振動僅以產品的標識來考核,合格率也不過94.2%,行檢中合格率僅達64%。”
(來源:中國金屬加工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