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唐建勛)日前,遷安市九江線材有限責任公司首批110臺氫燃料電池重卡交付使用,通過“副產氫”降本和商業模式創新,在國內率先打造氫能重卡的商業閉環。這也是我市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以及氫能利用的又一個“實景圖”。
今年以來,圍繞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我市完善頂層設計,出臺政策支持,落實“人頭對人頭”工作機制,推動新能源體系建設從“規劃圖”變為“作戰圖”“實景圖”。同時,全市組建新能源體系建設指揮部,開展全部門、全員、全球、全時招商,培育壯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構建新能源產業全鏈條體系,新能源體系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今年9月,央企子公司國華衛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唐山,氫能及燃料電池項目簽約,將在我市建設“兩大中心”“四大技術平臺”和“四大生產線”,項目計劃明年一季度投產,到2026年預計總產值可達60億元,將有力推動氫能產業成長為我市新的戰略支柱。“唐山在新能源、環保、智能制造等領域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能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應用場景,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企業落戶唐山的‘磁石’。”國華衛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子斌表示。
9月12日,我市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坐落于曹妃甸國際生態工業園的未勢能源唐山產業基地正式投產,擁有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系統、氫燃料電池電堆、商用車儲氫系統三大核心部件生產線,三款產品均能達到年產2000臺(套)生產能力。
未勢能源、曹妃甸國際生態工業園與一汽解放、河鋼集團、航天氫能等企業開展合作,充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搭建氫能產業集群,助力我市打造特色化的氫能產業發展新高地。
記者從市發展和改革委了解到,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制氫廠2座,制氫能力達9000噸/年,可滿足目前京津冀三地全部燃料電池汽車用氫需求。河鋼佳華制氫廠正在建設中。
隨著“實景圖”逐漸增多,我市光伏、風電、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費占比不斷優化提升,綠電開發應用也快速推進。
位于樂亭縣海域的菩提島海上風電場,是我國北方最早建成運營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年發電量7.6億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約26.2萬噸。”項目運維人員劉鑫介紹。
今年6月,隨著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我市召開,風電開發快速推進。“全市有4個近海規劃風電場址,風電裝機總量130萬千瓦。目前項目正在全力跑辦中。陸上風電和分散式風電規劃編制已經完成。”市發展和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高標準推進唐山北方國際風電產業園建設,積極與大金重工、明陽集團等十余家風電開發頭部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投資額超300億元。大金重工風電裝備項目計劃2024年上半年投產。
光伏發電多點開花。51個集中式光伏項目壓茬實施,總裝機容量992.6萬千瓦,已建成并網規模達到232萬千瓦。獲批國家級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5個,已建成規模超過85萬千瓦。
積極推動儲能裝備制造業發展。華潤豐潤熱電廠投資4200萬元建成京津冀地區首個“火電+儲能”9兆瓦調頻應用示范項目。唐山國軒10g瓦時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投產后可滿足區域市場發展需求。
堅持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我市全力降低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在河鋼集團唐鋼新區高爐煤氣實現零排放。“我們整合唐鋼新區和所屬中厚板公司、佳華煤化工公司的高爐煤氣及焦爐煤氣,實現區域內共享互通,將富余煤氣全部用于發電。”唐鋼新區動力部負責人陳曉偉說,目前廠區平均外購電比例下降到15%。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