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稅種全方位綠色稅收政策陸續出臺、不斷完善,在引導企業治污減排、節能降耗、轉型升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長期以來,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稅務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落實國家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各項稅費政策,推動構建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新格局,以“綠色稅收”助力轄區高污染、高耗能大企業轉型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在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下,企業加速推進綠色轉型,通過應用創新技術實現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保護同步推進,近些年在低品位原生礦產資源的開發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談及企業的發展歷程,琿春紫金礦業有限公司財務人員林先生說道。
琿春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為區內千戶集團企業,主營業務為金、銅、銀及其它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的開采和銷售,是吉林省內最大的金銅礦開采企業之一。近年來,隨著礦產開采的不斷深入,該企業露天采礦品位逐年下降,據統計,與2018年相比,選礦金品位下降28.57%,選礦銅品位下降27.18%,礦產開采難度日益加大。且企業在證照辦理等方面受到制約,其北山西礦自到期后無法辦理延續,在其影響下,企業金產量下滑約35%,營業收入出現下降趨勢。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秉持‘綠色、安全、智能、和諧、高效’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在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國家也確實在政策方面給予了我們回饋。”林先生表示。據了解,該企業所轄北山礦、北山西礦均屬于低品位礦山,滿足資源稅減免條件。其采用技術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項目,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政策。同時該企業計提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準備金符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條件,按照有關規定準予扣除。多重“稅惠”疊加,為企業扭轉產量、收入雙下降的經營趨勢,實現穩定健康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近三年間,企業累計享受到資源稅、企業所得稅等方面減免3.68億余元,減免的稅款有效充裕了企業的現金流,為我們緩解運營壓力、抵御減收風險提供了支持與保障。”林先生說道。
不僅如此,綠色稅收政策帶來的低成本運營環境,也為企業穩定應用低品位、難處理礦產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及大規模工程化開發技術提供了資金保證,使企業對低品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力不斷增強,其所轄曙光金銅礦經3次改擴建后,生產規模由原來的850噸/日迅速提高到現在的20噸/日,可處理礦石品位從當量金≥0.95克/噸下調至當量金≥0.33克/噸。“隨著企業的資源綜合回收率和利用率不斷提升,大量低品位礦石資源‘變廢為寶’,礦山服務年限大大延長,‘綠水青山’真真切切地變成了‘金山銀山’。”林先生感慨道。
琿春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既是“兩山”理念的鮮活體現,也是“綠色稅收”助力“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長期以來,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務部門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進程中的推動作用,全面落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稅費政策,切實發揮綠色稅制對傳統高污染高能耗行業企業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從稅收領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綠色發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