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姚凱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們搶抓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機遇,按照“1+7+10”總體發展思路,圍繞“雙核六基地”產業格局,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強化“雙招雙引”,加快產業培育,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一、產業規模“上臺階”。裝備制造業歷來是我省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借力“雙招雙引”,我省裝備制造業迎來爆發式增長,近5年年均增速15%以上,2022年,裝備制造業營收達9億元,居全國第7位,增速位居長三角、中部地區第一。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營收約4300億元,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提高至45%。光伏裝備位居全國前五,電工電氣、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工程機械、農機裝備等行業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今年1-9月,裝備制造業營收達8407億元,同比增長21.6%,規上企業6124戶,較上年同期凈增長711戶,預計我省裝備制造業今年將成為十大新興產業中首個破萬億元的產業。
二、產業結構“優化快”。近年來,我省堅持“錯位發展、協同發展、競相發展”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了高端裝備產業“雙核多基地”的產業布局。分市看,合肥市和蕪湖市是全省裝備制造業核心區域,正在打造高端裝備綜合性創新研發制造基地,馬鞍山市、滁州市、蚌埠市、六安市、宣城市、安慶市等6市是全省裝備制造業的重點區域,正在打造各具特色的裝備制造基地。分產業看,確立了高端裝備制造產業7個重點發展的細分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現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醫療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等。工業機器人領域形成了“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整機-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特色鏈條,六軸機器人出貨量居國產品牌首位,“蕪馬合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成為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高端數控機床領域集聚上下游企業200余家,高端數控壓力機全國領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居全國前列。現代工程機械領域涵蓋挖掘機、工業車輛、起重機等7大門類,合力叉車連續32年位居國內工業車輛產銷量第一。航空航天領域從無到有,涌現出鉆石航發、航瑞發動機、卓爾航空螺旋槳等一批“單打冠軍”。
三、產業集聚“態勢顯”。堅持“發揮比較優勢、促進集群集聚”方向,引導項目、資源、政策向集聚區聚集,全省形成了7類19個特色裝備集聚區。合肥市以合力叉車、日立建機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以美亞光電、泰禾光電為龍頭的色選機產業形成規模化集聚。蕪湖市以埃夫特、藦卡機器人為龍頭的機器人產業,以中聯農機、斯高德為龍頭的現代農機產業形成規模化集聚,其中機器人產業位居《中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城市排行榜》第八位。馬鞍山市以長江機床、東海機床為龍頭的剪折彎機床產業形成規模化集聚。縣域方面,堅持打造“小而美”“小而優”的“專精特新”產業集群,合肥市肥西縣智能裝備、蕪湖市弋江區現代農機、宿州市靈璧縣軸承等12個裝備制造特色園區不斷發展壯大。
四、產業創新“動能強”。堅持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省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創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個。為支持產業創新,近年來,省里陸續出臺“三首一保”、數字化轉型、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專項政策,支持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全省累計培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908個,其中應流集團的航空發動機葉片、合肥欣奕華的鈣鈦礦真空鍍膜機、中電科38所超級針x射線成像系統、碩金醫療1.0t大孔徑磁共振裝置、中聯農機大型甘蔗收獲機等產品實現進口替代,有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五、產業招商“成效好”。近年來,我們把“雙招雙引”作為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的重要抓手,建立“十大新興產業”工作專班,分別由省領導掛帥,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取得良好成效。去年以來,招引項目數及投資額成倍增長,百億以上項目達21個,50億元以上項目46個。為精準服務產業招商,省政府組建了規模不少于2000億元的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每個產業設立一支主題母基金,其中:高端裝備制造主題母基金規模達135億元。今年,省委、省政府舉辦了“投資安徽行”“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世界制造業大會、海客圓桌會、低空經濟發展大會等,依托這些高能級平臺,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開展系列招商活動。目前,一大批優質企業和高端項目正在積極對接中。
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