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低效工業用地18個區塊4400畝,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2021、2022年招引的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加快建設、40%以上建成投產。”
“完善助企系列政策服務體系,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
……
在11月中旬召開的浙江省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市政府報告了今年375件建議辦理情況,其中深化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加快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建議辦理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省委大力推進三個“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制訂《人大助推“三個一號工程”行動方案》,打好履職“組合拳”,增強人大履職系統性整體性實效性,激發人大代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為“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五金之都”貢獻智慧力量。
監督助力工業“畝產論英雄”
永康市五金工業發達,企業眾多,工業用地相對緊缺一直是困擾產業迭代的難題。
如何破題?數字化改造是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給出的關鍵一招。
近年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幫企業所幫,打出視察項目、溝通部門、助推政策出臺、持續跟蹤督查等“組合拳”,有效助推企業數字化改造加速。
“數字化改造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和管理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也有效破解了工業用地緊張的問題。”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啟動改造工作以來,永康市先后實施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項目192個,永康市工業稅收畝產平均值從五年前的19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2萬元。
數字化改造也為永康招引工作帶來新機遇。2021年以來,永康市招引了一批主力賽道新、產值拉動快、后發優勢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累計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招引各類強鏈補鏈項目22個,彌補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的產業空白。
為了持續推進招大引強工作,筑牢工業發展根基,2023年初,永康市人大常委謀劃開展招大引強專項監督。
2023年4至6月,組織7個調研組,分赴機關部門、企業走訪調研,深入把脈招引企業落地建設各環節問題。8月2日,組織開展“招大引強”專題詢問會,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就招大引強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加強產業規劃的謀劃實施、如何加強產業鏈招商等12個方面問題進行提問,市政府及相關11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不繞彎子、不回避問題,進行了應詢。現場還開展了部門單位應詢情況滿意度測評。
永康市發改、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招商等相關部門把人大監督轉化為具體行動,抓牢重點問題、重點工作的整改,做到“問后有行動、問后有措施、問后有結果”。如,招商中心對引進企業服務一條龍,推動8個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引進企業無障礙施工;經信部門按稅收實行企業a、b、c、d分類管理,配套不同的優惠政策,堅定“畝產論英雄”導向。
人大代表獻策“工業上樓”
“a區塊自去年8月開工以來,今年10月底已完成主體工程,其他幾個區塊正按計劃施工。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一個集智能、高效、創新、生態于一體的工業社區。”近日,在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施工現場,人大代表聽完市產投集團負責人介紹,看著眼前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嶄新大樓,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據悉,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是由原陶瓷廠全面盤活改造而來,原區塊涉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村集體用地,主要為低矮破舊、布局松散不合理的老式工業廠房,存在違章建筑多、安全隱患大、基礎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永康市人大代表多次提交代表建議,呼吁加大該區塊低效整治力度。該區塊整治后,建筑面積將達到81.2萬平方米,提升發展空間近20倍。
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成為發展紅利,是一道必答題。永康市人大代表俞曉燕是中月公司財務經理,也是中興工業園低效工業用地整治的“助推者”。她作為運營管理方負責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優勢,多次參與企業負責人研討會,積極開展調研,整理了大量光伏用電和企業孵化幫扶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改造工作啟動后,俞曉燕以身作則,著手拆除中月集團的老舊廠房,同時積極協調園內企業清退搬離工作,配合政府科學制定新園區規劃,為日后企業轉型升級打好基礎。
“雖然集團一年要損失3000多萬元租金,但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是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共同富裕的需要。作為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用實際行動作示范和表率。”俞曉燕表示。
永康市人大經濟開發區工委主任應明一直把助力工業“上樓”作為“分內事”。他多次組織代表深入調研,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推動119公頃的老工業區塊進行低效用地連片改造,助力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制訂科學合理的整治方案,為經濟開發區工業轉型升級提供用地保障。
永康市人大積極推動《關于進一步推進永康市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實施意見》實施,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調研促進營商環境更優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是衡量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營商環境,助力迭代“永商安康”3.0版本,完善助企服務系系列政策。積極響應“萬名干部助萬企”活動,全市30多名人大機關干部和300多名市級以上人大代表走進企業,解決各類難題180個。助力舉辦第四屆民營企業家節、mba企業品牌班,為企業減負12億元。多方合力主推下,永康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省全面深化改革優秀縣等榮譽。
在最近召開的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通過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兩院”公正司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評議的實施辦法》。11月30日,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評議的通知》,發改、財政、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納入評議范圍。
永康市人大常委會成立6個調研組,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帶隊,邀請48名代表一起實地走訪察看、細致深入調研,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評議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12月5日舉行的永康市綜合交通建設調研,深入分析了路網“東密西疏、南強北弱、交通不暢”等問題,對交通局提出的建設“三縱三橫、一繞一環”交通大動脈進行討論,提出了“在有限資源下,向空間要效益,建設立體交通,規劃要適當超前”等合理化建議;對建設局提出的2024年打通斷頭路、優化城市路網進行分析討論,提出了“根據城市堵點,加快打通斷頭路,城市交通要與城市外大交通相銜接”等建議,并建議相關部門繼續征求人大代表意見,促進機關部門服務質量更好、營商環境更優。
“整治低效工業用地18個區塊4400畝,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2021、2022年招引的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加快建設、40%以上建成投產。”
“完善助企系列政策服務體系,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
……
在11月中旬召開的浙江省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市政府報告了今年375件建議辦理情況,其中深化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加快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建議辦理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省委大力推進三個“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制訂《人大助推“三個一號工程”行動方案》,打好履職“組合拳”,增強人大履職系統性整體性實效性,激發人大代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為“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五金之都”貢獻智慧力量。
監督助力工業“畝產論英雄”
永康市五金工業發達,企業眾多,工業用地相對緊缺一直是困擾產業迭代的難題。
如何破題?數字化改造是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給出的關鍵一招。
近年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幫企業所幫,打出視察項目、溝通部門、助推政策出臺、持續跟蹤督查等“組合拳”,有效助推企業數字化改造加速。
“數字化改造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和管理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也有效破解了工業用地緊張的問題。”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啟動改造工作以來,永康市先后實施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項目192個,永康市工業稅收畝產平均值從五年前的19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2萬元。
數字化改造也為永康招引工作帶來新機遇。2021年以來,永康市招引了一批主力賽道新、產值拉動快、后發優勢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累計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招引各類強鏈補鏈項目22個,彌補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的產業空白。
為了持續推進招大引強工作,筑牢工業發展根基,2023年初,永康市人大常委謀劃開展招大引強專項監督。
2023年4至6月,組織7個調研組,分赴機關部門、企業走訪調研,深入把脈招引企業落地建設各環節問題。8月2日,組織開展“招大引強”專題詢問會,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就招大引強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加強產業規劃的謀劃實施、如何加強產業鏈招商等12個方面問題進行提問,市政府及相關11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不繞彎子、不回避問題,進行了應詢。現場還開展了部門單位應詢情況滿意度測評。
永康市發改、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招商等相關部門把人大監督轉化為具體行動,抓牢重點問題、重點工作的整改,做到“問后有行動、問后有措施、問后有結果”。如,招商中心對引進企業服務一條龍,推動8個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引進企業無障礙施工;經信部門按稅收實行企業a、b、c、d分類管理,配套不同的優惠政策,堅定“畝產論英雄”導向。
人大代表獻策“工業上樓”
“a區塊自去年8月開工以來,今年10月底已完成主體工程,其他幾個區塊正按計劃施工。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一個集智能、高效、創新、生態于一體的工業社區。”近日,在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施工現場,人大代表聽完市產投集團負責人介紹,看著眼前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嶄新大樓,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據悉,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是由原陶瓷廠全面盤活改造而來,原區塊涉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村集體用地,主要為低矮破舊、布局松散不合理的老式工業廠房,存在違章建筑多、安全隱患大、基礎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永康市人大代表多次提交代表建議,呼吁加大該區塊低效整治力度。該區塊整治后,建筑面積將達到81.2萬平方米,提升發展空間近20倍。
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成為發展紅利,是一道必答題。永康市人大代表俞曉燕是中月公司財務經理,也是中興工業園低效工業用地整治的“助推者”。她作為運營管理方負責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優勢,多次參與企業負責人研討會,積極開展調研,整理了大量光伏用電和企業孵化幫扶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改造工作啟動后,俞曉燕以身作則,著手拆除中月集團的老舊廠房,同時積極協調園內企業清退搬離工作,配合政府科學制定新園區規劃,為日后企業轉型升級打好基礎。
“雖然集團一年要損失3000多萬元租金,但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是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共同富裕的需要。作為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用實際行動作示范和表率。”俞曉燕表示。
永康市人大經濟開發區工委主任應明一直把助力工業“上樓”作為“分內事”。他多次組織代表深入調研,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推動119公頃的老工業區塊進行低效用地連片改造,助力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制訂科學合理的整治方案,為經濟開發區工業轉型升級提供用地保障。
永康市人大積極推動《關于進一步推進永康市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實施意見》實施,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調研促進營商環境更優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是衡量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營商環境,助力迭代“永商安康”3.0版本,完善助企服務系系列政策。積極響應“萬名干部助萬企”活動,全市30多名人大機關干部和300多名市級以上人大代表走進企業,解決各類難題180個。助力舉辦第四屆民營企業家節、mba企業品牌班,為企業減負12億元。多方合力主推下,永康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省全面深化改革優秀縣等榮譽。
在最近召開的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通過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兩院”公正司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評議的實施辦法》。11月30日,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評議的通知》,發改、財政、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納入評議范圍。
永康市人大常委會成立6個調研組,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帶隊,邀請48名代表一起實地走訪察看、細致深入調研,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評議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12月5日舉行的永康市綜合交通建設調研,深入分析了路網“東密西疏、南強北弱、交通不暢”等問題,對交通局提出的建設“三縱三橫、一繞一環”交通大動脈進行討論,提出了“在有限資源下,向空間要效益,建設立體交通,規劃要適當超前”等合理化建議;對建設局提出的2024年打通斷頭路、優化城市路網進行分析討論,提出了“根據城市堵點,加快打通斷頭路,城市交通要與城市外大交通相銜接”等建議,并建議相關部門繼續征求人大代表意見,促進機關部門服務質量更好、營商環境更優。
“整治低效工業用地18個區塊4400畝,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2021、2022年招引的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加快建設、40%以上建成投產。”
“完善助企系列政策服務體系,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
……
在11月中旬召開的浙江省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市政府報告了今年375件建議辦理情況,其中深化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加快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建議辦理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省委大力推進三個“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制訂《人大助推“三個一號工程”行動方案》,打好履職“組合拳”,增強人大履職系統性整體性實效性,激發人大代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為“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五金之都”貢獻智慧力量。
監督助力工業“畝產論英雄”
永康市五金工業發達,企業眾多,工業用地相對緊缺一直是困擾產業迭代的難題。
如何破題?數字化改造是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給出的關鍵一招。
近年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幫企業所幫,打出視察項目、溝通部門、助推政策出臺、持續跟蹤督查等“組合拳”,有效助推企業數字化改造加速。
“數字化改造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和管理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也有效破解了工業用地緊張的問題。”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啟動改造工作以來,永康市先后實施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項目192個,永康市工業稅收畝產平均值從五年前的19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2萬元。
數字化改造也為永康招引工作帶來新機遇。2021年以來,永康市招引了一批主力賽道新、產值拉動快、后發優勢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累計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招引各類強鏈補鏈項目22個,彌補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的產業空白。
為了持續推進招大引強工作,筑牢工業發展根基,2023年初,永康市人大常委謀劃開展招大引強專項監督。
2023年4至6月,組織7個調研組,分赴機關部門、企業走訪調研,深入把脈招引企業落地建設各環節問題。8月2日,組織開展“招大引強”專題詢問會,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就招大引強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加強產業規劃的謀劃實施、如何加強產業鏈招商等12個方面問題進行提問,市政府及相關11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不繞彎子、不回避問題,進行了應詢。現場還開展了部門單位應詢情況滿意度測評。
永康市發改、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招商等相關部門把人大監督轉化為具體行動,抓牢重點問題、重點工作的整改,做到“問后有行動、問后有措施、問后有結果”。如,招商中心對引進企業服務一條龍,推動8個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引進企業無障礙施工;經信部門按稅收實行企業a、b、c、d分類管理,配套不同的優惠政策,堅定“畝產論英雄”導向。
人大代表獻策“工業上樓”
“a區塊自去年8月開工以來,今年10月底已完成主體工程,其他幾個區塊正按計劃施工。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一個集智能、高效、創新、生態于一體的工業社區。”近日,在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施工現場,人大代表聽完市產投集團負責人介紹,看著眼前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嶄新大樓,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據悉,現代五金科技產業園是由原陶瓷廠全面盤活改造而來,原區塊涉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村集體用地,主要為低矮破舊、布局松散不合理的老式工業廠房,存在違章建筑多、安全隱患大、基礎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永康市人大代表多次提交代表建議,呼吁加大該區塊低效整治力度。該區塊整治后,建筑面積將達到81.2萬平方米,提升發展空間近20倍。
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成為發展紅利,是一道必答題。永康市人大代表俞曉燕是中月公司財務經理,也是中興工業園低效工業用地整治的“助推者”。她作為運營管理方負責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優勢,多次參與企業負責人研討會,積極開展調研,整理了大量光伏用電和企業孵化幫扶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改造工作啟動后,俞曉燕以身作則,著手拆除中月集團的老舊廠房,同時積極協調園內企業清退搬離工作,配合政府科學制定新園區規劃,為日后企業轉型升級打好基礎。
“雖然集團一年要損失3000多萬元租金,但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是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共同富裕的需要。作為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用實際行動作示范和表率。”俞曉燕表示。
永康市人大經濟開發區工委主任應明一直把助力工業“上樓”作為“分內事”。他多次組織代表深入調研,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推動119公頃的老工業區塊進行低效用地連片改造,助力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制訂科學合理的整治方案,為經濟開發區工業轉型升級提供用地保障。
永康市人大積極推動《關于進一步推進永康市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實施意見》實施,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調研促進營商環境更優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是衡量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永康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營商環境,助力迭代“永商安康”3.0版本,完善助企服務系系列政策。積極響應“萬名干部助萬企”活動,全市30多名人大機關干部和300多名市級以上人大代表走進企業,解決各類難題180個。助力舉辦第四屆民營企業家節、mba企業品牌班,為企業減負12億元。多方合力主推下,永康獲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省全面深化改革優秀縣等榮譽。
在最近召開的永康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通過了《永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兩院”公正司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評議的實施辦法》。11月30日,永康市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評議的通知》,發改、財政、經信、自然資源與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納入評議范圍。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