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支援部隊某旅建設“智慧倉庫”提升保障質效——
輕點鼠標,裝備器材“一鍵出庫”
■趙驍軍 商成隆 解放軍報記者 安普忠
器材庫里,多臺堆垛起重機同時啟動,精準抓取裝備器材;揀貨區內,一輛輛穿梭機來回奔波,一臺臺運輸叉車魚貫而行……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戰略支援部隊某信息通信旅“智慧倉庫”,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簾。倉庫保管員王萬茂輕點鼠標,各種所需裝備器材便“一鍵出庫”。
“我們聚力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的‘智慧倉庫’,極大提升了部隊保障力、戰斗力。”該倉庫領導告訴記者,近年來,倉庫的保障任務隨著部隊練兵備戰不斷深化而逐漸增多,對倉庫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戰斗力。我們必須走好科技賦能的新路子,下大力破解倉庫建設發展面臨的現實矛盾和問題。”該倉庫黨委一班人形成共識。他們堅持問題導向,在大力破解一個個現實矛盾問題中,引入科技手段推動部隊建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看準了就往前走,定下來就馬上干。他們堅持群眾路線,把建設“智慧倉庫”列入重點工作計劃,引導官兵集思廣益,積極為“智慧倉庫”建設出謀劃策:建立倉儲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裝備器材精細管理、精準查詢,大幅提高裝備器材管理效率;搭建庫區安全環境信息化監控平臺,構建一體聯動、智能高效的安防體系;安裝車輛、人臉識別智能設備,實現人車出入自動記錄管控……在官兵集智獻策和黨委統籌推進下,一座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智慧倉庫”建設完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短短15分鐘,“智慧倉庫”便自動完成了幾十套裝備器材的出庫、下賬等一系列操作流程。王萬茂對照電子貨單一一驗貨,確認無誤后報告:“所需裝備器材裝車完畢,可以出發!”
“過去裝卸這些裝備器材,需要10多名官兵肩扛手抬,忙活半天才能完成。如今,只需輕點鼠標,十幾分鐘便大功告成。有了‘智慧倉庫’,裝備器材收發事半功倍。”看著滿載裝備器材的運輸車緩緩駛出倉庫,王萬茂說,“提升部隊裝備器材管理現代化水平,必須用活、用足科技手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強大威力!”
走進該倉庫綜合值班室,記者看到,十幾塊電子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從各個角落傳回的實時畫面:倉庫內,擺放整齊的各類裝備器材盡收眼底;倉庫外,各條道路的實時狀況一覽無余……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