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讓山川美起來 又要錢包鼓起來
——尚義奏響高質量發展強勁樂章
□記者 鄭世繁 李鵬飛 熊睿琦 通訊員 肖利文
金秋時節,地處晉冀蒙交界的張家口尚義縣,壩上壩下、大青山麓、三河之川,處處收獲著豐碩的成果:綠電裝備制造企業落戶于此,“本土造”引領國際風向標;三河治理繪就山川新畫卷,讓塞上涼城展現江南韻味;城鄉同步治理,壩上壩下煥然一新,奏響一曲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樂章,既讓山川美起來,又要錢包鼓起來。
三河治理讓山川更秀美
尚義屬農牧交融之地,河流、湖淖分布境內,因地勢落差大,主要河流經內蒙古,部分水系又回流尚義境內,治理難度大。
“尚義是京津上風上水、生態屏障之地,生態環境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首都‘兩區’建設中,我們主動作為,既讓尚義的母親河——大青河、銀子河、鴛鴦河碧水重現,又要實現境內水源循環。”尚義縣委書記白建軍說。
“鴛鴦河是尚義中部主要河流,境內流域面積242.8平方公里,從2012年起,尚義利用8年時間,先后對鴛鴦河縣城段主干及支流7公里進行治理;2020年,在河道設置了擋水堰,鴛鴦河縣城段有了水面;去年,繼續爭取資金2900萬元,構筑起完整的防洪體系,從根本上治理鴛鴦河,對鴛鴦河距離縣城較近的未治理河段進行治理,并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岸坡防護、景觀建設,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環境。”尚義縣水務局副局長郭浩福介紹鴛鴦河治理的前后。
地處壩下的銀子河境內流域面積84平方公里,河道長10.51公里。之前,河道未進行系統治理,主河槽游蕩,局部河段淤積嚴重,行洪能力不足。
2022年,尚義縣按照《河北省河道防洪治理實施方案》,對銀子河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及岸坡防護,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確保沿河兩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升水質標準,促進了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同時,利用銀子河年徑流量1300萬立方米恒流河的優勢,同步啟動銀子河提水上壩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將銀子河通過三級抽水補至鴛鴦河,實現縣域水源內循環。
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尚義縣最北部,是天然的鹽生草甸植被資源庫,也是眾多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棲息、繁殖和遷徙地和“加油站”,具備濕地蓄水、凈水、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而濕地公園的蓄水之源就是大青河。
大青河在尚義縣境內長16.8公里,出口就在察汗淖爾。過去河道淤積,蓄水功能喪失,今年,尚義啟動了大青溝永久河流與湖泊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大青溝永久河流與湖泊濕地生態修復工程范圍為大青河大青溝水庫至察汗淖爾段,著重于河道生態恢復,對河道進行全面清淤,并以大青溝鎮污水處理廠尾水為主要補水水源,大青溝水庫調配補水作為輔助補水水源,向察汗淖爾濕地補水。大青溝污水處理廠尾水通過管道流至大青溝水庫下游利用現狀地形建設的蓄水濕塘區,蓄水濕塘蓄水能力為10萬立方米,蓄水濕塘主要作用是儲存封凍期污水處理廠尾水和凈化水質。蓄水濕塘水沿16.089公里的近自然輸水渠道輸送至補水凈水池塘,對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凈化,然后由補水凈水池塘流入泡子湖。
“通過對大青河進行生態補水,形成了畝的補水水面和灘涂濕地,每年可為察汗淖爾補水100萬立方米,使察汗淖爾重現生機。如今,這一區域永久性河流不斷流,主湖小湖區泡子濕地不干涸,在察汗淖爾湖泊流域成功打造出河湖和諧的生態景觀。”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尚義縣分局局長閆鳳東介紹道。
三新齊上讓風光變產業
10月17日,深秋漸寒,記者在尚義縣經濟開發區看到的卻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總投資10億元的8gwh儲能產品智能制造項目在這里舉行奠基儀式,這一項目的落地,立起了尚義新能源產業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
緣于有充足的風、光、水資源,張家口市的第一座風機、第一個抽水蓄能電站在尚義落地,從無到有,尚義深耕新能源,全力打造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到目前,全縣風電裝機并網331萬千瓦,獲批463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并網106萬千瓦,在建138萬千瓦,獲批60萬千瓦;抽水蓄能裝機140萬千瓦;新型儲能裝機81萬千瓦。
在尚義縣小蒜溝鎮,總投資近百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施工現場,青山之間隨處可見塔吊林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工人緊張有序地開展施工作業。
“我們投入了1900多人參與項目施工,電站目前地下廠房已完成第一層開挖,引水隧洞開挖完成70%,尾水隧洞開挖完成80%,土建施工已完成50%。”尚義華灝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工程師陳國麟告訴記者,“電站總裝機1400兆瓦,單次最大發電量為3小時420萬度,預計于2025年第一臺機組發電,2026年工程完工。項目投入運營后,電站一年能發15.4億度電,在京津及冀北電網中承擔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
“我們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新能源延鏈、強鏈、補鏈上下足功夫,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裝備制造這一短板,讓‘本土造’成為尚義的新名片。”尚義縣委書記白建軍補充道。
短短的兩年時間,年產塔筒20萬噸的大金風電塔筒裝備制造項目于2021年投產,產品遠銷山西、內蒙古、陜西等地;國潤能源集團3gw異質結電池智能制造產業項目,采用全球光伏電池最新的n型電池制造技術,生產發電效率更高、使用壽命更長的晶體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三改并進讓城鄉同發展
時下的尚義縣鴛鴦河公園內,碧水蕩漾,鴛鴦河大橋、祥福大橋、城市三環雕塑等景觀,湖色相映、移步見景;沿河的全民健身步道、休閑公園、體育場地、兒童樂園,一應俱全;岸上綠樹成蔭,新建的42座公廁、12座候車亭,亭廁皆景,構成了一幅文明、生態、和諧的城市畫面。
過去,城市建設一直是尚義縣最為薄弱的一環,小修小補難以補齊縣域發展的短板。
2021年,新一屆縣領導班子立足縣域實際,確立了六大發展戰略,城市更新就在其中。
尚義邀請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精心制作了城市治理與空間品質提升總體用地布局規劃,以縣城建設為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確立了“十四五”城市建設的“路線圖”,用三年時間打造山水宜居縣城。
尚義縣創造性的采用網格化、項目化管理,確立了22項城市更新工程,涉及老舊小區改造、縣城道路改造、游園公廁建設、精品街區建設、垃圾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領域。2022年6月,通過整合資金,采取ppp項目招商,破解城市更新資金難題,拉開城市更新的大幕。
“2021年我們啟動了總投資9億多元的城市更新工程,三年在完成22項規劃工程的基礎上,增加了7項外延工程。累計完成61個老舊小區的功能改造提升,水、電、氣、暖全部入戶,樓體外立面完成防水保溫和美化,并配備了充電樁等功能設施;完成太平路、祥福路等9條主干道改造,不僅拓寬路面,還實現雨污分流,完善城區路網框架;完成13條街區改造提升,形成濱河北、太平南兩條精品街區;新建改造公廁42個;完成鴛鴦河公園、麒麟山公園整體提升,新建7座‘口袋’公園;新建6座停車場,增加各類停車位460余個;啟動飛線入地工程,消滅城市‘蜘蛛網’;建設中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尚義縣城市更新工程負責人王振華向記者詳細介紹工程進度。
尚義縣更是建管并舉,啟動了數字化城市工程,利用數字技術將縣城所有路燈、井蓋等設施實現實時監控,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加以處置。
來源:中國河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