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肩、彎腰、走路搖擺……這可不僅是年老體衰的征兆,也有可能是脊柱側彎。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脊柱側彎病人超過300萬人,并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許多都為7到16歲青少年。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殷國勇教授帶領團隊,連續成功開展4例高難度脊柱側彎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17歲,其余僅為14歲。在為一位14歲的男孩進行手術時,他們借助3d打印、骨科手術機器人、超聲骨刀等技術,將男孩80度的脊柱畸形矯正到35度左右。
殷國勇教授為聰聰(化名)檢查,曹勇攝
5歲才發現患了先天性脊柱側彎
今年14歲中的聰聰(化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5歲時,他肩膀兩側便高低不平,脊柱也有彎曲,經檢查后,家人才知道他患了先天性脊柱側彎,需要手術治療。但因聰聰太小,當地醫院認為風險太大,讓家人先等一等。隨著聰聰一天天長大,背部側彎也愈發厲害,連走路都費勁。經打聽,家人帶他來到南京求醫。
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殷國勇教授介紹,聰聰的情況屬于先天性半椎體畸形引起的先天性脊柱側凸。“這是由脊柱先天性畸形生長導致的側彎,大部分患兒出生即表現為脊柱彎曲,隨著生長發育逐步進展,正常出生兒童中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發病率約為0.5‰-1‰?!币髧卤硎荆斅數那闆r需要盡快治療,否則后續還將進一步進展,嚴重影響他的學習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脊柱畸形對健康的主要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胸廓畸形和胸廓容積下降,影響心肺發育;二是疼痛,主要是腰背痛,勞動能力下降,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神經功能異常;三是影響外觀與身高,對女孩來說還會導致雙側乳腺發育不均勻,有的還會對心理造成影響?!币髧抡f,目前公認的治療方法是早期手術治療。手術目的是阻止和延緩側凸進展,矯正并恢復脊柱生理弧度,并盡量保留脊柱活動度。
但要完成好這臺手術可謂困難重重。參與手術的副主任醫師李青青表示,聰聰的胸椎畸形嚴重,胸椎cobb角達80度。此外,一般脊柱側彎在側屈位時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糾正,而聰聰側屈位時的cobb角達75度,只有5度的回復?!斑@個糾正的幅度是非常小的,畸形越僵硬意味著矯正越困難,手術的難度越大?!崩钋嗲嗾f。
此外,還有一個情況給手術帶來了巨大的難度,殷國勇教授介紹,先天性脊柱畸形常見的兩種類型分別是椎體形成不良和椎體分節不良,但聰聰兼具兩種類型,是一種混合型畸形,而且節段長,12節胸椎里有5節都是發育異常的,胸5和胸6分節不良且椎弓根缺如,胸7是一個半椎體畸形,胸8是一個蝶形椎,胸9又是一個半椎體畸形。如何能夠在一次手術中,解決這些椎體畸形的難題,考驗著手術醫生的技術與耐心。
殷國勇教授和李青青副主任醫師討論病例,曹勇攝
3d打印、骨科手術機器人、超聲骨刀助力手術
8月13日上午9點半,為聰聰改變人生的手術開始了。骨科主任殷國勇教授主刀,骨科余利鵬主任醫師、李青青副主任醫師和黃振飛醫師共同上臺為小聰聰手術。
首先,要在解剖異常的椎體里準確置釘是專家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只有精確置釘才能避免脊髓和神經損傷?!币髧陆淌诒硎?,他們結合3d打印技術以及骨科手術機器人技術,不僅做到了準確置釘,而且確保“一次成功”。
“釘子的直徑約四五毫米,我們事先會拍攝ct,來決定安裝釘子的位置,同時會用3d打印技術將畸形的椎體打印出來,幫助我們在術中精準辨別置釘的位置?!币髧抡f,這為下一步矯形奠定了堅固基石。
但手術最耗時也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截骨矯形。余利鵬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胸椎椎管內就是脊髓,由于畸形的原因,脊髓緊貼著側彎的凹側壁,也就是需要截骨的關鍵性部位,稍有不慎就會損傷脊髓,導致患兒終生癱瘓,這就需要醫師對脊柱的解剖有著深入的理解,結合熟練的技巧與強大的心理,再配合先進的工具如超聲骨刀,才能圓滿的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超聲骨刀動作快,而且如果能提前探測到有軟組織,例如脊髓,就會自動停下來,這樣能確保脊髓不受傷?!币髧抡f。
聰聰(化名)出院前在病區自如行走,曹勇攝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手術室里安靜得只聽見監護儀的滴答聲。殷國勇表示,聰聰身體瘦弱,血容量相對不足,而手術創傷大、耗時長,在整個手術期間如不能很好地控制出血,后果難以估量。為了能夠盡量減少患者出血,他們的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如同“繡花”。
來源:百度搜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