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不斷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一是鞏固與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集聚高端創新資源。以中科系、西安交大等大院大所為重點,持續開展“名校合作直通車”、“百院千企”“科技副職”等對接活動,在科技合作的廣度、精度、深度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布局“1+n”實驗室體系,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等眾多高端資源合作研發,培育出玉米與大豆間作創新的潔田模式,取得了一畝地產出1畝玉米和0.81畝大豆產量的喜人成績,有望扭轉我國大豆與玉米依賴進口的狀況。
二是鼓勵聯合創新,打通成果轉化上下游鏈條。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創新鏈上游科研成果向下擴展延伸和轉化,打通基礎研究到技術成果和產業孵化的通道。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納入省“1+30+n”創新創業共同體,組建起由18位院士組成的學術委員會,自主研發的15w低發散角光子晶體激光芯片、微小衛星推進光子晶體激光光源模塊打破國外壟斷,在半導體裝備、激光照明等領域孵化企業5家,帶動孵化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打通技術研發到形成產業化的真空地帶。
三是加大平臺開放共享,提升協同創新能力。積極推動高能級平臺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和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提高科技資源使用效率,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和資源共享水平。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共享大型儀器171臺,儀器原值達1.7億元,助力全市農業技術研究開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