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市場監管局最新統計的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截至今年9月份,全市經營主體處罰案件為1791件,同比下降31.7%;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454戶,同比下降16.5%;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134戶,同比下降19.2%。
今年以來,黃山市市場監管局以“合規經營”為抓手,立足監管執法職能,“抓前端、治未病”,創新推行經營主體合規建設,通過編印合規指南、進行合規指導等方式,促進經營主體合規守法經營,盡量讓經營主體“少違規、不違法”,避免“一時疏忽、影響經營”,實現了“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經營主體合法、守信意識進一步增強。
“設路標”,合規指引有依據。針對經營主體因缺乏生產經營合規知識,容易產生違法違規行為這一現狀,黃山市市場監管局在安徽省創新出臺《黃山市“一業一查”綜合監管經營主體合規手冊》(以下簡稱《合規手冊》)和《黃山市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引》(以下簡稱《合規指引》),明確經營主體該“怎么做”,不得“做什么”,推動經營主體依法合規經營、守信經營。《合規手冊》涵蓋市場監管領域85個行業常見的經營業態,設置主體資格合規、業務經營合規等6個方面共2518項內容,明確監管“紅線”,指明經營“底線”。《合規指引》明確在本行政區域內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均應施行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引的相關規定。《合規指引》設置了信用合規內容、信用合規制度、信用合規管理、信用文化建設等36條合規建設內容,建立事前建制度、事中用機制、事后強整改的覆蓋信用合規管理全過程的閉環機制。
“踩剎車”,違法違規早預警。黃山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大中型企業信用合規建設,要求建立完善自身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科學化的信用合規內控監督體系,建立完善內控管理機制,切實防范信用合規風險,解決大中型企業信用合規“怎么防”問題。通過設立信用合規管理機構,確定信用合規風險范圍,建立信用合規風險識別、預警、評估、處置等環節管理機制,強化信用合規組織保障等措施,有效應對信用合規風險,解決大中型企業信用合規“怎么控”的問題。針對部分經營主體存在法律意識淡薄、合規常識匱乏、保障措施不力等問題,緊緊圍繞市場監管領域經營主體高頻違法行為,梳理各監管事項違法失信行為35項,逐條制定違法失信行為信用合規指引清單,為經營主體提供了常見信用違規風險的處置方法,便于經營主體合法規避風險,解決“怎么干”的問題。
“開綠燈”,合規服務提質效。《合規手冊》向經營主體提供了31個監管單位的聯系地址、聯系科室及聯系人,便于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咨詢和解決,做到企業有求必應,實現服務“無處不在”。積極開展“零距離”普法、“實打實”幫扶,幫助企業合規經營,建立經營主體合規經營、誠信經營教育常態化機制。以開展信用法規專題宣講和“送法進企業”等活動為載體,采取“集中培訓+入企宣講”相結合方式,組織專題培訓46場,深入企業宣講3163戶。充分發揮信用賦能作用,出臺實施9類、30項聯合激勵措施,讓信用優質企業在行政審批服務、行政監管、評優評先等方面獲得更多政策“紅利”,讓信用合規企業增強企業自愿合規、自主合規的主動性。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