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創聯合金有限公司:
你公司報批的《云南創聯合金有限公司年產150萬噸新型鋁鎂合金材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收悉。經我局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項目位于瀘西縣云南瀘西產業園區(善導片區)規劃的三類工業建設用地,總體建設規模為年產150萬噸新型鋁鎂合金材料,其中年產輕質高強鋁合金圓鑄錠70萬噸/年、高強高韌鋁合金圓鑄錠50萬噸/年、高品質低碳鋁合金圓鑄錠30萬噸/年。本項目采用一次設計、整體備案、分階段投產,第一階段建設1#合金化生產車間(輕質高強鋁合金圓鑄錠70萬噸/年、高強高韌鋁合金圓鑄錠50萬噸/年生產線)、1#鋁灰分離車間等主體工程,配套建設相應的儲運、輔助、公用和環保工程設施;第二階段建設2#合金化生產車間(高品質低碳鋁合金圓鑄錠30萬噸/年生產線)、前處理車間及配套的輔助、公用和環保工程設施,其余依托第一階段建設工程。
二、該項目是云南省2023年度省級重大項目清單中的項目,已取得《云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證》(代碼2212-532527-04-01-274060),總投資183418萬元,環保投資1778.5萬元。我局同意按照《報告書》中所述的性質、規模、地點、工藝和采取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進行項目建設。
三、項目建設和生產過程中應重點做好的工作
(一)按《報告書》的內容進行建設,禁止擅自增加主要生產設備導致產能擴大。按規定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嚴禁擅自使用高污染燃料,不得使用再生鋁料。
(二)加強廢氣污染防治。1#合金化車間合爐窯燃燒廢氣、熔化廢氣、精煉廢氣、扒渣廢氣收集處理滿足《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相關標準限值要求后,分別通過4根不低于28米高排氣筒排放;2#合金化車間爐窯燃燒廢氣、熔化廢氣、精煉廢氣、雙室爐、合金調配爐扒渣廢氣收集處理滿足《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相關標準限值要求后,燃燒廢氣、熔化廢氣、精煉廢氣通過1根不低于35米高排氣筒排放,雙室爐、合金調配爐扒渣廢氣通過1根不低于25米高排氣筒排放;均質爐廢氣優化合并后通過12根不低于25米高排氣筒排放;鋁灰分離及前處理車間破碎機、篩分機、分選機廢氣收集處理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標準限值要求后,分別通過3根不低于20米高排氣筒排放.
(三)項目實行雨污分流制,落實初期雨水沉淀池、冷卻循環水池、氯泄漏收集事故水池和消防水池的建設,保障其收集儲存能力滿足要求。初期雨水經收集處理后用于廠區綠化,剩余部分用于冷卻系統補充水或排至廠外園區雨水排水管網;濁循環冷卻系統定期排水經沉淀后與脫鹽水站排水、鍋爐排水通過園區管網進入云南瀘西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事故收集廢液廢水應進行處理,不得外排污染外環境。
(四)落實分區防滲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天然氣站、氯氣站、濁循環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消防事故水池、危廢暫存間、鋁灰分離車間等區域進行重點防滲,一般固廢暫存間、化糞池、食堂廢水隔油池、凈循環水池、原材料庫、合金車間、貨場、成品倉庫、綜合站房等等區域進行一般防滲,防滲層厚度、滲透系數等參數應滿足相關技術要求。加強項目周邊地下水環境監測,設置監測井定期進行跟蹤監測,若發現水質異常,須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并及時向當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報告協調解決。
(五)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認真落實隔聲、減振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相關要求。
(六)做好固廢分類收集和暫存處置。不合格產品、下腳料經集中收集后作為原材料回用,廢過濾板將附著鋁材回收后交由廠家更換帶走,篩分雜質、廢包裝物經收集后作外售處理,破碎篩分除塵器布袋收塵、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理,脫鹽水站廢過濾器由更換廠家回收處置。
落實滿足“三防”要求的危廢暫存間建設,鋁灰、收塵系統收集塵、廢潤滑油、廢機油、廢酸堿液放置于受納容器中在暫存間分類堆存,定期交由具有此類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公司進行處理;危廢進出、轉移應建立完善臺賬并填寫轉移聯單,相關資料妥善保存。
(七)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強化輔料氯氣、液氯等風險物質的貯存、輸送和使用環節的風險管理,罐區設置圍堰、檢漏、堿洗、報警等相關設施,加強環保設施維護,確保正常運行,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瀘西分局備案,加強應急演練和培訓。
(八)你公司應以書面形式向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在項目確定防護距離內,不規劃建設居民區、學校、醫院等。
三、根據《報告書》預測,項目排放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171.07噸/年,由瀘西分局負責協調解決,納入總量控制。
四、按照環境監測計劃以及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五、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若發生重大變動,須另行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并重新報批。若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開工建設,應將環評報告報我局重新審核。
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保“三同時”制度,在啟動生產設施或者實際排污之前辦理排污許可手續,并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七、你公司收到批復30個工作日內,應將批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送瀘西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督檢查。
八、項目應依法完備其它行政許可相關手續。如項目建設和運行需要取得其他行政許可或辦理相關手續的,你公司應依法依規辦理,并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相關保護措施,并主動接受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請瀘西分局負責組織該項目環境保護現場執法監察和日常監督管理,請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加強監督檢查。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