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南高橋大市場的非洲咖啡街,咖啡醇香彌漫,沁人心脾。這里匯聚了眾多咖啡企業,涵蓋了從生豆直采、生產加工、品牌孵化到銷售展示的咖啡全產業鏈體系。
一顆小小的非洲咖啡豆,為何與內陸城市長沙結緣?非洲咖啡香飄長沙街頭,又折射出中非貿易怎樣的“非長”精彩?
對非直采,整體成本節約30%
桂花烏龍茶湯疊加埃塞俄比亞咖啡豆,是什么“神仙”的味道?
湖南網紅茶飲品牌“茶顏悅色”旗下的“鴛央咖啡”,將中國茶葉和非洲咖啡完美融合,推出新中式咖啡,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歡。“過去只知道非洲咖啡很好喝,沒想到和中國茶葉搭配起來更奇妙。”“00后”王惠對其一“喝”傾心。
長沙凱喜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姚思夷見證了咖啡走紅的過程。她2005年開始在高橋做咖啡貿易,目前企業已建立起原材料供應、設備采購、新品研發、理論實操培訓、咖啡人才輸出等一條龍服務。“現在每天接待的人越來越多了,前來咨詢的客戶也在不斷增加。”姚思夷介紹,店面從最開始一個月賣不了100盒咖啡豆,到現在乘非洲咖啡交易中心的東風,每年的咖啡豆銷售額達到400萬元。
近年來,湖南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和湖南自貿試驗區兩大平臺,推動建設非洲非資源型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2020年,非洲咖啡交易中心在湖南高橋大市場開業;2021年8月5日,湖南自貿試驗區首張咖啡烘焙加工小作坊證頒發,商戶也可以開始探索咖啡加工……
目前,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打通了非洲直采、國內加工、品牌孵化到產品銷售等環節,讓咖啡整體成本比市面同類產品要低約30%。2022年,高橋大市場咖啡銷售額達10億元,銷售咖啡豆2000噸,其中非洲咖啡豆占總銷量的約40%。
長沙已形成咖啡、堅果、芝麻等6條非洲非資源性產品產業鏈,并打造“非洲品牌倉”項目,孵化出106款非洲品牌產品,吸引百余家對非龍頭企業入駐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
搭建平臺,對非貿易創新高
非洲咖啡香飄長沙街頭,長沙工程機械則在非洲大地書寫“中國傳奇”。
非洲是三一國際化的起始站,自2002年三一第一批平地機出口摩洛哥,三一集團在非洲已深耕整整20個年頭,已在非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近170億元、設備保有量超過18000臺,位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產品出口非洲的第一名。
“三一在30多個非洲國家設有常駐分支機構,擁有30多家優質代理商,多位非洲本地員工,90多個服務網點,設備遍及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三一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三一重工將攜15款暢銷產品亮相,其中包括多款電動化、智能化新品,將帶來一場“建設美麗新非洲”的機械盛宴。
近年來,來自長沙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中國工程機械巨頭,在非洲大地的“超級”工程建設中表現搶眼,立起了“中國工程機械”的品牌實力。
非洲人口高達12億,消費市場巨大。外貿新業態為湘非貿易增添新動力。市場采購是為“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出口量身打造的貿易方式,2023年前5月,高橋大市場以市場采購方式出口6059票,貨值38.88億元,同比增長9.42%。
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長沙正全力打造內陸地區“不沿邊、不靠海”的對非貿易新模式。
2022年,長沙對非貿易總額244.7億元,較2021年增長72.3%,較2020年增長兩倍。“2023年前5月,長沙對非洲進出口113.7億元,增長33.7%。”據星沙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從非進口的產品主要為礦砂、農產品等,對非出口則主要為機電產品、鋼材、服裝等。
開拓通道,全貨運航線運貨超萬噸
6月25日,一趟航班裝載96噸貨物,主要為服裝、手機配件、汽車配件、假發、機械配件、燈具類、飾品類,從長沙直飛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截至6月26日,長沙至亞的斯亞貝巴國際貨運航線共執飛111個往返航班,進出口貨重10017.468噸。大西洋鮭魚、錫礦、水果……更多優質非洲產品通過長沙走向全國,豐富消費者的餐桌。
為了實現通道互聯,2019年湖南開通首條直飛非洲的長沙—內羅畢客運航線,2022年首條長沙至非洲亞的斯亞貝巴貨運航線開通,湘非之間搭建起高速往來的空中橋梁。
此外,湖南還組建了全國第一條以對接非洲為特色的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到達東非基本港的運輸時間比江海聯運縮短10天,預計2023年發運超列。
國際通道的開通,是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為中非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如今,長沙形成了穩定的“一客一貨”中非航空通道,來自肯尼亞的鮮花、馬達加斯加的海鮮,最快11小時就能運抵長沙。據悉,長沙將依托湘非貨運航線,不斷提升長沙對非集貨中轉能力,努力將長沙打造成為全國對非航空客貨運門戶樞紐。
攜手非洲,長沙正朝著更高目標砥礪前行。根據《長沙市打造對非深度合作示范高地實施方案》,長沙將深入實施對非貿易往來合作、經貿投資合作等“九大計劃”,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對非深度合作示范高地。到2026年,長沙力爭對非貿易總額破億元,引進和培育重點對非經貿合作企業家以上。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