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就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懷青年人才,不僅在薪酬待遇、辦公環境、生活居住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還為我們的工作提供持續指導與幫助,讓青年學子愿意在山西安家落戶、扎根建設山西。”乘著省校合作東風,清華大學博士后郭效琛來到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任職。
2021年6月,山西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方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致信,熱忱邀請高校領導到山西共商合作,省級層面組建了11個工作專班,由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社廳的廳級干部任組長,到全國19個省(區、市)的65所高校對接洽談,最終與55所高校達成合作協議。今年以來,山西組團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合作高校開展回訪活動,開展“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傳周活動,實施“市縣黨政正職訪名校”、“企業家進校園”、“千企聯百校”等項目,已舉辦各類招才引智活動110余場次,80余名市縣黨政正職、400余名企業家入校對接。
突出關口前移,集聚青年人才。緊盯高校這個青年人才引進的第一道關口,讓更多大學生走進山西、了解山西、服務山西。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搭建“實習山西”平臺,提供實習實訓崗位,發放生活補貼,提供“拎包入住”,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累計接收實習實訓大學生2.3萬余名。運城市夏縣與吉林大學共建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忻州市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舉辦紀念梁思成誕辰120周年“重走梁林路”大型展覽,將佛光寺打造成以古建探尋為載體的研學基地。建設大學生聯合培養基地,遴選大三、研二以上年級,有意愿到山西工作的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吸引4余名大學生參加。太原市在同濟大學設立“太原獎學金”,開展聯合培養。建設高校優質生源基地,配合高校在省內選擇一批優質高中作為高校優質生源基地,全省簽約優質生源基地578個,近千名高中生到心儀高校參訪學習。建設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為在晉創業大學生提供場地租金補貼、創業吸納就業補貼、政府全額貼息貸款。加大選調生、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力度,全省引進博士畢業生人數逐年大幅增加。
突出項目帶動,共享創新資源。堅持以項目化管理推動省校合作落地落實,著力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打造一批創新平臺,落地一批產業項目。建設高校干部人才培養基地,從全國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引進7名掛職副校長、56名學術院長,依托中央和省級博士服務團等項目,從省外高校等引進43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服務鍛煉。建設智庫合作基地,全省共選聘了50余所省外一流高校594名智庫專家作為決策咨詢顧問。晉中市祁縣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建玻璃材料研發和檢驗檢測科研基地,柔性聘請13名教授組建專業智庫,帶動檢測量同比增長88%。建設校友招商引才基地,確定30個開發區為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園區,通過校友引進項目余個。臨汾、晉城、朔州、忻州等市創新“人才招商”模式,在高校集中的城市建立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頒發招商引才大使聘書,實現招商與招才同頻共振。建設高校科研平臺延伸基地,與合作高校共建科研平臺286個。山西醫科大學攜手清華大學醫學院,共建前沿醫學協同創新中心,以免疫學、傳染病學、分子生物學為突破點,培育新的學科生長點。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在山西轉化應用,已簽約成果轉化項目402個。圍繞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陳醋、平遙牛肉和推光漆器等首批10個省級重點專業鎮,加大與高校合作,讓特色產業更有優勢。
忻州市定襄縣抓住省校合作契機,依托重點項目大力開展柔性引才,與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家團隊共建定襄縣高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與廈門大學超精密磨削裝備研發團隊合作研發非標超精密磨削機床等高端裝備。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