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亞洲最大火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國家能源集團5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在泰州電廠正式投產。該項目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制造、安裝,每年可捕集消納二氧化碳達50萬噸,產出干基二氧化碳純度超99%。
400 >
國家能源集團50萬噸/年ccus示范工程項目投產。
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開發的一項新興技術,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提純,再投入新的生產過程進行再利用和封存。
江蘇泰州電廠總工程師劉建東介紹,該項目二氧化碳捕集量達50萬噸/年,為能源行業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借鑒。
業內專家認為,基于我國資源稟賦狀況,煤電仍將在當前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發揮“基礎保障+系統調節”作用。如何解決煤電碳排放問題,對落實“雙碳”目標至關重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后加以利用,可用于地下驅油、生產化工原料等,實現二氧化碳排放變廢為寶,被認為是能夠實現化石能源大規模低碳化利用的減排技術。
“泰州50萬噸級ccus示范工程以泰州電廠4號機組濕式電除塵后煙氣為原料氣,通過采用醇胺吸收法,捕集、封存、利用煤炭燃燒后二氧化碳,并結合周邊資源稟賦實現二氧化碳資源化、能源化消納。”國家能源集團江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400 >
6月2日,國家能源集團江蘇泰州電廠 ccus項目正式投產,裝滿液態二氧化碳的罐車蓄勢待發。該項目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過槽車運往用戶。
國家能源集團江蘇泰州電廠碳資源開發專項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泰州電廠協同相關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就實現二氧化碳“深層次、高效率、大循環”使用進行攻關,貫通二氧化碳捕集到消納的全周期鏈條。該項目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應用于油田驅油、焊接制造、食品級干冰等領域,實現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納利用,即50萬噸/年的足額消納,具備穩定盈利能力,為煤電ccus項目長期可持續運營提供了樣本。
“我們自主研發了具有高容量、低能耗、長壽命等特點的新型三元復合胺吸收劑,自主開發了碳捕集工藝包,創新應用了國內最大出力的離心式二氧化碳壓縮機、不銹鋼小齒頂角高效填料,首創新型干法胺回收裝置,較傳統工藝降低了10%捕集電耗、較原吸收塔內徑降低了煙氣阻力10%,具有捕集率和產品純度高、捕集能耗和脫碳總成本低、運行人員少等顯著特點。”該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二氧化碳無法實現足額消納是限制ccus項目可持續運營的堵點。
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