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前4個月,兩江新區汽車產業完成進出口額78億元,同比增長53%,“重慶造”汽車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副主任王博坤稱,汽車產業在內外貿方面的強勁表現,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
近日,上汽紅巖向哈薩克斯坦交付了100輛智能重卡。企業中亞/俄羅斯銷售服務中心高級經理劉宇介紹,依托“一帶一路”倡議,上汽紅巖自2020年開始布局中亞地區市場,2021年和2022年在該地區的銷量分別達到548輛和1700多輛,今年以來的銷量也已經突破800輛。
“我們針對用戶需求對車輛進行定制化研發,配備了駕駛安全輔助系統、低溫啟動等多項科技,以適應當地長距離運輸以及極寒天氣等特點。”劉宇說。
在長安汽車,其前4個月的海外市場銷量達到了76922輛,同比增長16.7%,覆蓋中東、中南美洲等多地市場。
更大的規劃在于,4月18日,長安汽車在上海車展上發布“海納百川”計劃,明確表示將在海外布局超過50萬輛的產能。
未來幾年,長安汽車將著力打造泰國生產基地,投資40億元打造其全球右舵車生產基地,首期產能10萬輛,二期翻倍。在歐洲和美洲,長安汽車也將適時上馬制造基地。
長安汽車表示,到2030年,長安汽車將投資逾100億美元,實現海外市場年銷量逾120萬輛。
此外,以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為代表的開放通道的提質上量也是“兩江造”汽車逐鹿國際市場的重要因素。
“與傳統江海聯運相比,西部陸海新通道節約10天至20天的物流時間,為集團在海外拓展出市場新空間。”賽力斯集團海外事業部總經理張興燕說。
以出口印度尼西亞為例,江海聯運需要30天,西部陸海新通道只需18天左右,運輸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賽力斯集團已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發運整車及零部件超1萬箱,貨值約20億元,涉及印度尼西亞、秘魯、厄瓜多爾等國家和地區。
水運也是車企的一個重要選擇。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分公司自2014年投產以來,已經通過果園港滾裝商品車碼頭向全球市場發運了超過65萬輛汽車。
來源:兩江新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