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住安仁縣渡口鄉石沖村50多歲村民尹柏發的“柴火土菜店”生意十分紅火。從長沙、株洲、衡陽等地游客紛至沓來品嘗他的柴火土菜味道,僅此一項他每月可賺8000多元。談起自己由窮變富的新變化,他深有感觸地說:“是美麗公路舞活了龍頭,讓我們農民嘗到了鄉村旅游甜頭”。
549 411 >
尹柏發的一席話道出了全村群眾的共同心聲。近幾年來,安仁縣在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榮譽,成功創建“全國最具人氣路”——永樂江畔四季花果飄香路后,進一步鞏固成果,創新思路,乘勢而上,加大投入,在渡口鄉境內全力打造“永樂江畔水墨丹青路”。
安仁縣委縣政府以“三路”建設為契機,把“永樂江畔水墨丹青路”作為實施拓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戰略中的一大民生工程來抓,高位推動,主導全縣10個部門對口幫扶,先后募集資金800余萬元,對x004線芙塘﹣-松林段的永樂江畔水墨丹青路沿線道路、電力、水利、通訊、能源、衛生等基礎設施實施了為期三年的全面改造升級。
安仁縣永樂江畔水墨丹青路(x004線芙塘﹣-松林)起點連接s211線,途經芙塘村、石沖村(渡口丹霞山國家3a級景區)、石腳村、石云村、渡口村(渡口水輪泵電站),終于松林村小學,全長10.072公里,全線按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6.5米,路面寬度5米,瀝青混凝土路面,大橋1座。
該縣堅持以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為先決條件,親山近水、路景交融,以呈現“顯山露水、自然通透、鄉村野趣”的生態景觀為創建目標,先后投入50萬元處治混凝土路面換板和清灌縫,投入80萬元完善安防設施、宅路分家和田路分家。在公路沿線補栽桂花樹、樟樹等綠化觀賞樹種2000多株,在空坪隙地鋪設草坪、栽植花草,全線綠化率達98%。與此同時,結合鄉村整治行動,暢通“毛細血管”,全面實現了戶戶通瀝青(水泥路)目標,并實施“點亮鄉村亮化工程”,安裝了路燈327盞,讓水墨丹青路散發出了“不夜天”的景致。
該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與渡口鄉等部門協同作戰,圍繞精細化、精品化、精美化目標積極開展“最美農村路”創建行動,達到了道路安全防護設施齊全、路況良好、附屬設施完善、路域環境良好,路況優良的實效。同時,沿線配套建設了公交站臺、物流點、垃圾中繼站、交通曲化標志標線,公路與沿途的永樂江一廊青山碧水、丹霞地貌、油菜花海路景交織、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畫卷。
在創建過程中,該縣大力實施“美麗農村路+鄉村振興+產業、+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讓永樂江畔水墨丹青路以“暢、安、綠、美、優、融”的新面貌貫穿3000畝丹霞山之間,實現了全線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據統計,通過組織安仁傳統趕分社、油菜花節、帳篷節、攝影節等活動,沿線各業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直接或間接解決當地近余人的就業問題,有力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渡口丹霞景區所在的石沖村曾是“省級貧困村”,全村15個村民小組,345戶1296人,生活在面積達2000多畝的丹霞山之中。世代生活在這里的農民有著在丹霞山上種油菜花的傳統,在那紅色的丹霞山起伏纏綿的石溝、石洞、石坡上零零碎碎的土塊都種上了油菜。每逢陽春三月,石沖村的紅色丹霞山與金色油菜花相融成景,一點點,一撮撮,一行行,一塊塊,如星羅棋布,點綴著丹霞山。晴天,能欣賞到一望無邊的丹霞與油菜花“紅黃相融”的生態美景;雨天,能看到紅色的丹霞山上的油菜花里,滲流出一條條水帶,近看遠看,唯妙唯肖如傾瀉的“花瀑布”。行走在丹霞油菜花中,就會感受到:“人在花中游,影在花中留,情在花中醉”的獨特魅力。
該村支兩委搶抓機遇,乘借創建最美農村路的東風,依托丹霞油菜花特色,扎實做好鄉村旅游文章。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幾千萬元對丹霞山區的農屋進行了湘南民居風格改造,修筑了游道、涼亭、公廁、停車場,硬化了柏油路面,安裝了太陽能景觀燈,使丹霞油菜花景更加好看又好玩。
在丹霞山中的水庫種了200畝荷花,秋天種菊花,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石沖村觀光旅游。帶動農家樂、民宿餐飲、土產銷售等蓬勃發展。特別是大爺大媽用傳統手藝制作的奄咸菜、干豆角、土薯皮、鹽辣子、南瓜花等土產擺在家門口銷售,最多的一天收入400多元。脫貧戶唐金苗開起了“聚賢民宿”,辦起了“燒烤場”,年營業收入3萬多元。春節期間,農民陳四文僅賣風箏生意,就賺了1萬多元,樂得他風趣地直夸:一條美麗公路就像一條黃金項鏈。
據初步統計,全村60%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民年人平純收入超過2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萬元。2020年該村被評為“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553 366 >
今年3月9日,安仁縣委縣政府在這里舉辦了第十二屆油菜花節。3000畝丹霞山變成了花海人潮,吸引全國100多萬游客前來旅游觀光。讓農民群眾嘗到了“美麗公路”帶來的山區變景區、民居變民宿、田園變公園的沉甸甸實惠。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