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我市裝備制造產業快速發展,高水平打造具有連云港特色,國內領先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我局起草了《連云港市支持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現向社會公眾征求修改意見,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求意見時間
2023年4月18日至5月17日
二、修改意見反饋
請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將修改意見以信函或電子郵件形式反饋至連云港市工信局裝備工業處。
(聯系人:馮珊珊 電話:0518-85811610郵箱:lyggxjzbc@126.com)
附件:
1.連云港市支持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征求意見稿)
2.征求意見表.doc
連云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8日
附件1
連云港市支持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征求意見稿)
為推進我市裝備制造產業快速發展,高水平打造具有連云港特色,國內領先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結合我市實際,現制定以下支持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一、支持特色裝備產業發展
1.支持電動船舶發展。對我市制造電動船舶的企業,新建的電動船舶在交付且運行1年后,按照不高于建造費用的3%給予補助,單家企業年度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加大船用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高效節能電機等配套項目支持,對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新建或技改項目,按照不高于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萬元;鼓勵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圍繞電動船舶產業鏈,攻克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對獲得省級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按不高于項目投入10%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2.支持海工裝備發展。對我市企業在本市新建造的智能船用裝卸臂、液化天然氣(lng)儲運裝備及運輸船舶、深海油氣開發裝備及其核心工藝裝置,按照不高于竣工結算金額的0.5%給予建造企業獎勵,單個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額度不超過項目實際地方貢獻。(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3.支持海水淡化項目建設。鼓勵我市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開展海水淡化及海水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對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的在研項目,按照不高于研發投入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4.支持新能源電池發展。支持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結構件等原材料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3c電池制造等重大項目落地。對固定投資在10億元(含)以上且按照合同約定實現投產達效的項目,給予設備投資部分最高10%的資金獎勵,單個企業一次性獎勵不超過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5.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示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典型應用場景的開發和示范應用,每年對一批示范效果好的優秀場景,根據應用車輛及場景項目建設投資情況,給予單個場景不超過萬元的獎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主體按照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相關管理辦法獲得測試資格的,按照單車運營測試里程給予不高于2元/公里的補助,單個運營測試主體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控集團)
二、支持裝備企業做大做強
6.支持企業協同發展。鼓勵本地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協同發展,鼓勵重點企業向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采購零部件,培育期內年累計實際發生的采購額在3000萬元(含)以上的,按不高于上年新增采購部分的2%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7.支持企業提升業績。對地方財稅貢獻額度首次超過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的裝備企業,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200萬元、萬元、1000萬元獎勵。對年度出口規模首次達到 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獎勵,以后年度按照出口增加額(折算為人民幣)的1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8.支持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和行業組織。鼓勵裝備企業牽頭在我市建立裝備產業聯盟和行業組織,經社團登記和認定后,按照不高于每年開展活動實際支出額的10%給予補助,每個產業聯盟和行業組織每年補助不超過2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三、支持裝備產業提質升級
9.支持重大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研發平臺建設。對承擔國家核心技術攻關的項目,按不高于國家撥付資金的50%給予配套,單個項目最高萬元;對承擔省核心技術攻關的項目,按不高于省撥付資金的30%給予配套,單個項目最高200萬元;推動市級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按不高于項目協議成交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10.支持研發平臺建設。支持我市裝備企業與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對在本市落地的新獲批裝備領域國家級、省級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牽頭成功重組或新建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單位,按省級下達的實驗室重組建設經費1:1給予配套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裝備專項)在我市實施產業化的,給予國撥資金1:0.5配套獎勵,最高獎勵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11.支持裝備制造產業標準化建設。對新獲批國家級或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組織),分別按不超過10萬元和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獲得江蘇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的企業(組織),按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新制定發布連云港市地方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按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以連云港市境內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名義新制定發布連云港市團體標準的社會團體,按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12.支持裝備制造產業人才引進。對裝備制造企業全職引進的博士、碩士、“雙一流”高校本科生(一流大學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優勢學科畢業生)分別給予20萬元、15萬元和10萬元購房券。企業全職引進的博士、畢業后3年內初次到我市主導產業規上工業企業、人才企業、科技型企業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碩士、本科生,可連續3年分別享受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補貼。鼓勵本地院校引導裝備制造相關專業畢業生留連,根據全日制畢業生在連就業率提升情況給予學校獎勵,同一學校每年最高獎勵50萬元。(責任單位:市人才辦、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來源:連云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