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微瀾映晴空,云溪美景入畫來。
春日,走進岳陽市云溪區,從城區到農村,從項目建設一線到企業生產車間,從建筑工地到田間地頭,干部群眾凝心聚力謀發展、干事業的熱潮撲面而來。
藍圖落地凝聚起磅礴力量,經濟社會發展碩果累累,云山溪水畫卷繪滿湘北大地,一座生態秀美、產業興旺、功能完善、宜業宜居的云溪新城躍然眼前。
2022年,云溪區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力抓好“三大支撐八項重點”工作,加快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石化產業基地,以“挑戰不可能”的精神,超常推動工作,解決了一批困擾已久的發展難題,辦成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
乘著新時代的春風,云溪區從上到下鉚足干勁,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區,處處春意十足、熱潮涌動!
黨建領航
高質量發展活力澎湃
走進云溪區城鄉、村組,隨處可見頭戴小紅帽、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一道道“紅色”身影,為城市安全穩定發展提供著堅實保障。
黨建引領釋放的強大動能,讓云溪這方熱土日新月異。
云溪區牢牢牽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三促”,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全力整肅機關作風“十疴”,叩響靈魂“十問”,堅守奮進“十律”,強力整治打牌賭博、違規吃喝問題。
該區創新出臺《黨員考評辦法》,使之成為管黨員、帶隊伍、促工作的“指揮棒”,從而進一步強化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引導廣大黨員圍繞項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移風易俗等中心工作發揮自身專長,發揮黨員先鋒作用。
知行合一,示范引領!
云溪區內駐有巴陵石化、長嶺煉化兩家大型央企,毗鄰城陵磯新港區。該區緊盯轄區內己內酰胺搬遷擴能、岳陽煉化一體化項目2個“立省項目”,開展“黨建+工作鏈”行動,區委圍繞產業發展攻堅、底線守護等工作梳理黨建主鏈5條,22家單位牽頭細化黨建分鏈22條。
出臺《推進廠港地“大廉盟”助力區域“大發展”活動方案》,深入開展紀檢業務聯訓、信息資源聯通、工程項目聯護、問題線索聯辦、營商環境聯促、基層監督聯推等“六聯”活動,設立特約監督員和廉情觀察員,延伸監督觸角,形成監督強大合力,助力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3月30日,巴陵石化公司傳來喜訊——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首批裝置順利中交。這標志著項目正式轉入投產準備階段,也標志著云溪朝著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
依托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優勢,云溪區組建石油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鏈聯盟,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與四川大學、湖南理工學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洞庭實驗室落戶創新創業產業園。2022年,該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24億元,占gdp比重達65.7%。
云溪黨員干部的創業激情,映照在每一處高質量發展的“戰場”。
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該區健全完善“企業家沙龍”“暢聊早餐會”“企業家吐槽會”等政企溝通機制,出臺“助企紓困減負”十條硬措施,開展百名干部聯百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
同時,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流程,172項審批事項賦權園區,岳陽市首套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樣板落地云溪。2022年,共為企業解決345個問題、“退免減緩”稅費2.52億元,市場主體活力不斷被激發。
岳陽市云溪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嬌陽介紹,2022年,該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新增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小巨人”企業3家,凈增市場主體數4505戶,中創化工、振興中順上市報輔,昌德新材有望明年上市。
黨建領航,各項工作迸發澎湃活力!云溪區獲評湖南省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先進縣(市、區),安全生產工作連續4年獲評全省先進,綠色化工高新區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我區扎實推進‘湘商回歸’工作,成立深圳市、長沙市岳陽商會云溪分會,5個鎮(街道)均成立商會組織,傾力打造‘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升級版。”云溪區委副書記、區長蔣春艷介紹,去年云溪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標考核排名全省前列,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市、好于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億元,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增長49.6%,穩居岳陽市第一;綠色化工高新區技工貿收入突破1億元,上繳稅收突破130億元,畝均稅收突破60萬元,繼續領跑全省。
產業富民
鄉村振興大步流星
櫻樹林立,簇簇櫻花燦若云霞;游人如織,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村民展顏,宴請接待應接不暇……芳菲3月,粉嫩的櫻花壓滿枝頭,“春之約”2023湖南·岳陽洞庭漁火季云溪首屆櫻花節在云溪街道雙花村火熱啟幕。
漫步在此,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沁人心扉。這片青山綠水,迎來了旅游新熱潮。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稟賦,以雙花村、清溪村為點連線帶面,沿太平河流域,不斷拓展玉竹、稻蝦套養、油茶、有機蔬菜、湘蓮等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大力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云溪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偉告訴筆者。
目前,該街道擁有油茶4000余畝、中藥材400余畝、特色瓜果300余畝、有機蔬菜1萬余畝,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
這是云溪區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生動寫照。
云溪區充分挖掘城區近郊、湖光山色、生態人文等資源優勢,加快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在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旅游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化發展等深度融合,致力將鄉村秀美風光轉化為人們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路口鎮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規劃思路,請教農業專家挑選出橘子、柚子、楊梅等最適合本地種植的11種果樹,將“一方空地”變為“一片寶地”。
陸城鎮充分挖掘優勢資源,以鄉村旅游為主線,打造出一條集700平方米農耕文化園、100畝四季瓜果園、400畝湘蓮采摘園、1000米環湖垂釣游步道、10畝親子菜園和4個網紅打卡點于一體的鄉村游線路,在鄉村振興上蹚出新路子。
建成高標準農田8000畝;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2家;黃皋艾葉、沁心蓮業、白泥湖螃蟹等品牌不斷擦亮,形成較完善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集體經濟增值、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在云溪區,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推動油茶產業發展以來,我區油茶面積從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10多畝。”云溪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高松農介紹,2022年,該區年產茶油2萬公斤以上,茶油及其副產品產值達0萬元,帶動0余農戶增收。
云溪區把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整合各部門“設備購置、道路建設、水利灌溉、移民和鄉村振興”等資金,林業、財政局、交通、水利、農業農村、各鎮(街道)等單位各負其責,合力推動油茶產業發展壯大。
2023年—2027年,該區將每年統籌安排300萬元油茶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用于支持全區油茶產業的規劃(驗收)、種植、加工、營銷、培訓建設等。
云溪區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加速打造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完成“廁所革命”年度任務,全區戶用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7.6%,“首廁過關制”經驗在全省推廣;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11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持續推進村容村貌提檔升級,完成友好、涇港、團結、雙花、清溪、枧沖6個村莊規劃編制,9個集中建房點完成建房546棟,東風村順利實現“村改居”。
同時,持續深化移風易俗行動,“公筷公勺文明餐桌”作為典型經驗在岳陽市推介;八一村楊其凡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該區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經驗頻頻亮相主流媒體。
目前,云溪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正從“消薄”向“強村”華麗轉變。“現在村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我也回鄉工作,安心留在家鄉了。”省級美麗鄉村陸城鎮涇港村村民李在東說,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在村里,大家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環境賦能
居民生活幸福升級
翻開云溪人的朋友圈,青山綿延,綠水環繞,春日的美食美景,令人心生向往。
從“化工污染”“臭氣熏天”到“綠色畫卷”“美麗樣板”,云溪大地無聲見證這些年云溪人為宜居生態做出的努力。
該區始終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囑托,堅持產業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兩手抓、兩手硬”,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響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戰。
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石化產業基地,云溪首先向化工污染“亮劍”,成立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化工高新區應急指揮中心,重建污水收集管網,投資1700萬元建成“一企一管一監測”污水在線監測系統,并嚴格執行新上項目環保預審和“三同時”制度,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堅決“一腳踩死”。
該區組織開展防范化解環境風險隱患利劍行動、執法大練兵等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區摸排整治到位各類生態環境風險隱患28個。同時,積極推進“雙隨機”執法機制,深化生態環境領域行刑銜接,堅決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去年,共立案7起,罰款157萬元。
如何守護“一江碧水”?云溪區以河(湖)長制為總抓手,編制實施“一流域一策”治理保護方案,出臺河(湖)長巡河管理和督查考核辦法,形成“河長牽頭、街道統籌、部門聯動、制度監管、干群共管”的管護長效機制,推動“河湖長制”轉向“河湖長治”。
2022年,云溪區鎮村三級共巡河(湖)3240人次,發現問題91起、整改銷號91起。
一場場硬仗打下來,天更藍、岸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云溪,成為居者自豪、來者依戀的幸福之城。
生態環保攻堅戰,轉化成綠水青山的累累碩果:松楊湖流域水質達到四類標準,長江岸線碼頭得到徹底整治,岸線復綠6860畝,白泥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順利通過國檢驗收,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成為小天鵝新的“打卡地”。
生活舒心,發展更有勁頭!
為了實現群眾生活幸福升級,云溪區持續加大民生投入,2022年,16項省市民生實事全部辦結,中醫院整體搬遷、汪家嶺菜市場、青坡養老院等區級民生實事順利完成,全區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該區不斷增強社會保障,穩定和擴大就業,新增城鎮就業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00人。高效開展養老保險待遇核查、醫保基金專項整治,醫保各項惠民政策均充分落實,百姓“養老錢”“保命錢”更加安全。城市低保提標在岳陽市率先實行城鄉統籌,“黨建+社會救助”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廣。
云溪碧水奔流,訴說鏗鏘發展足跡!
漫步云山溪水之間,大街小巷四通八達,房前屋后草木繁盛,村容村貌整潔有序。村民們聚集在小廣場納涼、閑談,每個轉角都是風景。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