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一枚云子的淬火新生:12道制作工序 上千年技藝傳承

2024-05-11 22:19:04 來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9160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自云南昆明廣福路一側,穿官渡古鎮西門而入,直行百余米,便來到云子博物館。

這是一座古樸大方的仿古四合院。目之所及,隨處可見圍棋元素:通幽小徑,由黑白鵝卵石鋪就;1萬顆黑白棋子,拼成墻上的太極八卦圖;青石桌面,刻著可供對弈的棋盤。

“云南圍棋子,簡稱云子,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唐代傅夢求所作《圍棋賦》有云:枰設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爐。直到今天,云子仍是手工滴制而成……”講解員說起云子的制作工藝,引來游客一片驚呼。

俯身端詳,白子潤糯如羊脂美玉,黑子雅致若清潭秋水。拿起黑子對光觀照,竟泛出碧玉光澤。

“這云子背后,藏著不少故事呢。”58歲的劉廷舉是云南圍棋廠首屈一指的點棋師傅。隨他走進博物館后院的制棋車間,云子淬火而生的過程一一展現。

制棋

“手賦予棋子的靈性溫暖,是機器做不出來的”

站在內溫1200攝氏度的窯爐邊,熱氣撲面而來。劉廷舉的徒弟右手持圓頭鐵桿伸進窯爐、蘸滿熔漿,快速滴落在左手中的細長鐵板上,再利落地翻手收料。熔漿遇到鐵板,初時赤紅,隨即變為乳白色,終至冷卻,一顆正圓扁平的云子便具雛形。

一蘸一滴一轉,看似簡單的動作,3至5秒一氣呵成。一條鐵板上滴六七枚棋子,大小、厚薄、圓度,皆有精準要求。若不夠圓、有花紋或氣泡,通通視為廢子。這一套動作如此往復,一日要做幾千遍。

在云南圍棋廠,劉廷舉的“滴子”功夫無人能及。“手腕要穩,力量拿捏到位,全憑手感把控棋子質量,漸漸形成肌肉記憶。”效率最高時,他一天能滴0多顆云子,廢品率不超過5%。

一顆云子的誕生,“滴子”只是環節之一。從選料、配料、熔融、滴子,到退火、打磨、清洗、分揀,直至精細處理、包裝等,總共12道工序,耗時三四天。高溫窯爐24小時不熄,控溫保證火候。每個步驟精益求精,才能產出“上品”云子。

劉廷舉從口袋里隨手掏出一把云子,眼睛一掃便知成色。“黑白云子各有特點,質地細膩、堅而不脆、沉而不滑。”他將云子拍在棋盤上,聲音如玉器相擊般悅耳。

“黑子為何能在光下呈現不同色澤?”聽到提問,劉廷舉會心一笑。原來云子制作中,精選紫石英、瑪瑙等30余種礦物石料,經不同配比制成,就能產生碧綠、寶藍等色澤。

手工點棋車間外,裝滿云子半成品的藤籃一字排開,正在晾曬。剛出爐的云子本是亮光,經打磨后變成磨砂亞光。細瞧白子這邊,既有象牙色,也有乳白色。劉廷舉解釋,發黃的是“老云子”,較白的是新一代云子,產量更高、價格更親民,“我們也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新。”

云子因藝而珍,制棋工匠代代傳承,盡善盡美的追求始終如一。正式出品前,每一枚云子都要經過卡尺測量,誤差不能大于0.5毫米。哪怕有極其細微的瑕疵,也得回爐重造。

“古往今來,做棋的人將心性與精力融入其中,手賦予棋子的靈性溫暖,是機器做不出來的。”云子傳承人、云南圍棋廠原廠長何華封如此感慨。

傳承

“心無雜念做好云子,讓上千年歷史的技藝代代相傳”

漫步云子博物館,一張張老照片、一副副珍貴棋子依次陳列。談起云子的故事,云弈培訓學校圍棋老師毛麗瑤如數家珍。

云子的生產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時期,素有“國寶云子”之稱。遺憾的是,到了民國初期,云子的制作配方及技藝逐漸失傳。上世紀60年代,恢復云子生產制作被提上日程。

云子重生,并不容易。昆明市第十二中學及校辦工廠組織科研小組,對幾顆殘存的老窯棋子進行成分分析,并查閱大量歷史典籍,反復摸索試制。1974年,失傳已久的云子終于回到棋盤上。

老照片記錄了當年制棋工匠技術攻關的場景。1987年,工程師何華封調入云南圍棋廠,進一步改良云子的配方和技藝。白天,他泡在生產一線,鉆研礦料純度、環境溫度等難點;晚上,他從廠房回到實驗室,潛心研發新配方、改進生產工具。

劉廷舉1992年進廠,是何華封的徒弟。剛來時,熔爐燒的還是焦煤,把云子原料研磨成粉,放入坩堝高溫熔化。一天要盯班十幾個小時,劉廷舉連鼻孔都是黑的。后來,熔爐改成硅碳棒加熱的電爐,不僅控溫更穩定,產量和環保程度也大大提高。

工藝不斷革新,云子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和技法日臻完善。近年來,云南圍棋廠先后研發了3個保密配方,申請了13項專利。何華封、劉廷舉帶領團隊,研發出40多款云子產品,2019年行業首創的環保云子暢銷海外。

懂行的人評價云子,“透著一股沉靜、儒雅之美”。紋枰對弈使用云子,更顯圍棋風骨。從陳祖德、聶衛平、芮乃偉到柯潔……云子陪伴一代代圍棋高手征戰國際賽事、為國爭光。

在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云南圍棋子(云子、永子)制作技藝榜上有名。喜訊傳來,劉廷舉叮囑徒弟們:“心無雜念做好云子,讓上千年歷史的技藝代代相傳。”

發展

“與時代同頻,才能保證云子技藝的生命力”

云南圍棋廠2013年落戶官渡古鎮,前院博物館歡迎八方來客,后院一道小門,通往制棋車間。靜謐的環境,依稀聽到打磨石頭的聲音。工匠靜坐爐前,“長鐵蘸其汗,滴以成棋”。

這方窯爐,劉廷舉已守了31年。從學徒到老師傅,再到生產部負責人,他如今把重心放在“傳幫帶”上。拿“滴子”手藝來說,入門不算難,但練成至少需要四五年,“剛開始滴子,要么容易滴歪,要么會留個小尾巴。得手把手教,熟能生巧。”

目前廠里的20多名師傅,都是劉廷舉帶出來的,最長的已經干了十來年。手工制棋,光熟練掌握技藝還不夠,關鍵要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但凡心里掛念著其他事,絕對滴不出好棋”。窯爐24小時不停,工人三班倒,縱使經驗豐富的師傅,一天最多也就滴10副棋。

在體育制造業機械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當下,傳統手工技藝是否會被取代?隨著時代發展,這個疑問難以回避。

其實,圍棋成型機研發成功后,單面凸云子已經可以由機器制造,產量提高、成本降低,為提高云子市場銷量打下基礎。但中高端精品子,仍要靠手工制作。劉廷舉表示,“這其實并不矛盾。云子最精妙的是滴子工藝,同樣的原料和配方,機器模仿人的動作,更快捷;手工滴出來的更有靈氣。”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有一次,劉廷舉和6個同事花了一個月時間打磨20副特殊云子,打磨時既要去掉每個棋子的龜紋,又不能碰到棋子底部的字。只此小事,工匠的認真與執著可見一斑。

“云子工匠的初心,一生做好圍棋子。”師父何華封的這句話至今影響著劉廷舉。即便已年近花甲,他依然保持旺盛的創新熱情。對不同配料的料性、熔爐的控溫調整、耐火材料的選擇等,他了然于胸;配方怎么微調、棋子如何做得更通透,劉廷舉時常琢磨到深夜。

歷經重重淬煉的云子,而今也被更多人知曉。在云南云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科普傳承基地,每年有10萬余人參觀了解圍棋文化。2017年,柯潔與“阿爾法圍棋”展開舉世矚目的人機大戰,指定用棋正是云子。

“與時代同頻,才能保證云子技藝的生命力。”在何華封看來,云子發展亦如棋局,要把路走“活”走通。

來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一枚云子的淬火新生:12道制作工序 上千年技藝傳承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vr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播放|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激情五月丁香伊人| 91性高湖久久久久| 色噜噜狠狠先锋影音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久久久免费观成人影院|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