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中國組織人事報 【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熱議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2024-05-11 22:33:31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9033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要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依靠人才。如何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匯聚磅礴力量?代表委員們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熱議。

01

鑄強“磁場”,打造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我跟一個澳門的青年創業者交談過,他們最初在澳門創業,但是很難找到合適的研發人才。幾年前,他們把公司研發部門搬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支中等規模的研發團隊。”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澳區省政聯會長馬志毅分享了一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的故事。

水深則魚聚,林茂則鳥集。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各地加快了探索實踐的步伐,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布局,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梯次推進,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加快形成人才強國的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什么樣的平臺才能更好地吸引和集聚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蔡袁強認為,重點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創新要素集聚的領軍企業是吸引和集聚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平臺和陣地。“要加強統籌布局,做精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持續支持重大實驗室、科研機構、科技領軍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大科學裝置等平臺建設,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怎樣提升平臺的創新能級,放大人才聚集效應?全國人大代表,航天三江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杰鴻提出,主動融入地方人才中心建設,與重點高校聯合組建創新研究院、實驗室、實踐育人基地,協同推進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打造校企協同培養新型產學研實體平臺,拓展人才發展空間。作為我國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骨干力量,航天三江以武漢建設“世界光谷”為契機,瞄準未來“光制造”發展趨勢,打造以光源為核心的創新策源高地。截至目前,共擁有1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35個省部級創新平臺,與高校聯合組建5個創新研究院和實驗室。

人才區域只有合理布局、協調發展,才能形成雁陣格局。兩會上,人才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引起了多位代表委員關注。

“云南要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才新高地和區域性人才中心,需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立足云南實際,全國人大代表,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華建議,充分發揮云南豐富的戰略金屬資源、生物多樣性以及高原特殊的地理、氣候和人文優勢,精準引進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對內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珠三角、西南地區的人才交流,對外持續探索與東盟等組織的協同合作,促進多邊人力資源的合作共享。

合作共贏,是破解人才數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一把“鑰匙”。“實施重慶英才大會、‘蓉漂日’等一批牽引性的人才合作活動,做強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重點實驗室等一批支撐性平臺,開展人才服務卡互認共享等一批關鍵性事項,共同發布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強化川渝人力資源庫、高層次人才數據庫等共建共享共用,推動人力資源高效互動、有效集聚,共同做大人才資源‘蛋糕’。”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重大戰略部署,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建議,兩地進一步加大人才協同發展力度。

中國發展需要全球人才的參與,中國發展也為全球人才提供機遇。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建議,以全球化人才政策鑄就頂尖人才“強磁場”。比如,借助支持來華科學家按國際通行的人才評價標準,從海內外引進同領域的專家組建研究團隊、實驗室,拓展人才“朋友圈”。建設支撐自立自強的海外人才政策法規體系,設立外籍高精尖人才永久居留“直通車”,完善外籍科技人才服務保障制度,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02

著眼長遠,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氫彈之父”于敏、“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回顧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歷程,一位位“土生土長”的人才扛起了科技強國的時代重任。

能否自主培養高質量人才,關系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能否長期維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藍領域不斷搶占科技制高點,涌現出一大批大師和戰略科學家,其秘訣就在于自主培養人才最可靠,也最管用。”王華說。

戰略科學家是科學帥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中的“關鍵少數”。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金力建議,探索超常規、長鏈條、開放的未來頂尖人才培養模式,下探基礎教育、上接高水平人才,把教育鏈與創新鏈、人才鏈融合起來,合力造就“大師”。王華提出,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力發現和培養一批站在科學技術發展最前沿,能夠進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組織領導才能的戰略科學家,支持他們在引領重大原始創新、參與教育和科技戰略頂層設計、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發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發揮帥才作用。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制造學部教授王璞建議,針對不同崗位體系,建立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近年來,北工大對接國家和首都戰略需求,聚焦重點產業布局和重大需求研究方向,在校園里掛出路演榜、需求榜,支持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承擔重大科技任務,一大批青年人才由此脫穎而出。

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的重要生力軍。圍繞戰略人才選培引育,去年江蘇創新實施卓越博士后計劃并遴選產生首批900名卓越博士后。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彤表示,“今年將重點向企業博士后傾斜,面向重點產業鏈企業發布博士后招收‘揭榜領題’需求,提升企業博士后入選比例,引導博士后人才投身企業‘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

“作為頂尖工程技術人才,新時代卓越工程師是實施國家重大戰略責無旁貸的重要力量。”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鵬飛認為,要在企業和高校間架起橋梁,將科技攻關、成果轉化、校企人才交流有機結合起來,聚力打造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平臺。把握科研創新和工程總包的重大機遇,充分利用好人才在重大專項、重大工程、重點科研推進中的寶貴鍛煉機會,在科研、工程項目中培育卓越工程師。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張彤提出,大力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和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依托制造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等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規模開展制造業職工技能提升行動,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全面推行技工院校“工學一體”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企校“雙導師”“雙基地”聯合培養機制,推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崗位融通,為制造強國夯實技能人才力量。

03

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增活力“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全國基礎研究經費五年增長1倍。”“改革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努力將廣大科技人員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的表述讓代表委員們深感振奮。

改革出動力,改革增活力。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真正建立起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作為重慶市重磅打造的國家級國際化新型研發機構,聯合微電子中心成立僅3年時間,就自主認定引進人才350名,其中,海外人才占比約30%。“這是因為我們堅持‘破’‘立’并舉,構建授權規范的人才管理機制,授予用人單位‘引育留用管’自主權,推動用人單位主體作用進一步顯現。”黎勇舉例說。

人才評價是指揮棒。“關注學術有余,綜合評鑒不足;頂層設計有余,精準評價不足;建章立制有余,試點落地不足。”民盟中央的一份提案提出,近年來,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破除“四唯”傾向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但人才評價改革還存在落實難、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為此,民盟中央建議,評價體系改革應聚焦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個人潛能,聚焦協同進行重大科研任務攻關,注重德才兼備綜合評價。建立以能力水平和業績成果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對基礎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點推行聘期評價、長周期評價,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提高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的客觀性、準確性、全面性。

王璞建議,推進多維度評價,設立破格晉升通道。“比如,面向潛心教學、教學質量突出的公共基礎課教師開設‘教書育人’綠色通道;面向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人員開設‘揭榜掛帥’綠色通道。”

“只有建立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才能最大限度激發高端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馮杰鴻說。航天三江建立以科研生產任務為中心的人才使用機制,針對“卡脖子”難題和關鍵核心技術,探索“揭榜掛帥”組織管理模式,對頂尖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由其擔任相關產業公司的首席技術顧問或總工程師,在核心技術團隊組建、技術路線確定等方面賦予專家人才充分的決定權,大力支持高端人才創新創造。

“健全激勵機制,推進員工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更好激發創新活力。”徐鵬飛提出。中核工程建立了系統總師、科技帶頭人等職業發展序列,將職稱評審與職業任職資格評價相結合,完善考核制度體系,推進能上能下。同時,采取多樣化的薪酬激勵模式,實行項目收益分紅激勵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科研創新團隊中的關鍵成員實施契約化薪酬,與考核結果剛性掛鉤,突出對科研人員的強考核、強激勵。

激發創新活力,還需要優化人才生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云南大學教授張克勤呼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讓科研人員能潛心做原創性的研究。”近40年來,張克勤扎根云貴高原,專注有害線蟲生物防治研究,為解決線蟲防治的世界性難題以及農業生產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科學研究有自己的規律,應該尊重規律,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營造寬松包容的環境,讓人才不被短期利益所束縛,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著眼于優化人才公共服務體系,蔡袁強建議,“推進人才創新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建立人才訴求‘一窗受理’、人才發展‘一幫到底’、人才服務‘一站供給’的服務閉環;協同解決好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業、交通醫療等高頻事項,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東方大國,與日俱新;巍巍巨輪,破浪前行。代表委員們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積極搶占人才競爭和創新發展制高點,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動局面。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中國組織人事報 【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熱議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看看|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韩国无遮挡三级久久|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99久久777色|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亚洲欧洲久久av|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