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工信局將持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工業“一業定乾坤”理念,以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為重點,提高站位、找準定位,踐行“一二六五”工作體系,全力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上實現新突破,奮力開創工信發展新局面。
據了解,今年1月份,全市工業用電量14.9億千瓦時,增速列全省第3位;工業稅收22.1億元,同比增長49%。預計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左右。
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目標任務,市工信局將持續穩抓八項重點工作。扛牢職責使命,樹牢“鏈式發展”思維,大力培植“鏈主”領軍企業,引導中小企業精準“卡位入鏈”;完善協同配合機制,建好用好“泰山產業會客廳”數字化系統,全景展示泰安新型工業化成效,聚力招大引強,為企業提供專業化、一站式服務,打通產業鏈、供應鏈、銷售鏈,促進鏈鏈協同和外循環,助推工業企業發展。同時,市工信局將加強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趨勢、走勢研判,強化考核督導,重點加強對龍頭骨干、增長快后勁足的企業監測分析,將經濟運行分析成果與指導企業發展緊密結合,推進“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提升資源要素利用效率,確保工業經濟運行增速提效。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根基所在。在項目建設方面,市工信局將堅持項目為王,以技改擴規促產業升級,并將數字化技改作為技改工作重點,建立工業技改“一庫四單兩平臺”;持續推進“千項技改擴規、千企轉型升級”,分層級建立技改項目包保工作責任制,重點抓好投資萬元以上技改項目561個、3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299個、過1億元技改項目112個。在企業培育方面,市工信局將不斷加大對工業領軍企業50強等骨干企業的培植力度,實施“一對一”精準服務,確保50強企業營業收入增幅高于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水平,努力推動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瞪羚等優質企業強力突破和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提升。同時,該局將實施創新企業“育苗”工程,爭取年內培育認定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家、“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30家,市級智能制造場景、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培育庫數量達到100個;爭創一批省級創新企業和創新平臺,力爭省技術創新項目200項;力爭引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0名、新培育公共實訓基地2家。
27日,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召開。推進會印發了《泰安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見稿)》《泰安市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八項措施(征求意見稿)》,從支持項目建設、工業互聯網發展、智能化發展、軟件產業發展、賦能中心建設、服務生態完善、診斷評估和模式創新8個方面制定具體政策措施。
服務是保障企業發展和產業進步的重要沃土。市工信局將強化服務保障,持續優化工業發展環境,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落實“企業服務專員”機制,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繼續發揮優秀企業家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挖掘企業家事跡,加大宣傳力度,持續推進青年企業家培養“導師制”。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