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持續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提質增效。
經濟指標協同發力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613.4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同比增長7.9%,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7%。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全年535戶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煤炭、電力、天然氣等能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86.5%,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貢獻率為94.0%,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9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4%。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4%,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三次產業齊頭并進,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3.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6%,三次產業比例為1.9:65.3:32.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5.6億元,同比增長1.2%,總量躍居自治區第三位,增速位居第一位。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09.6億元,增長13.3%。大宗商品貢獻突出,全市限額以上單位石油及制品類、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0.0%和10.8%,兩類商品零售額占到全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63.1%,拉動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增長9.2個百分點。
內部結構調整優化
農業規模穩步擴大。全市嚴格落實地方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11.2億元,同比增長6.8%。糧食實現了增產豐收。糧食播種面積332.0千公頃,比2021年增加7.1千公頃,增長2.2%;糧食總產量210.5萬噸,比2021年增加9.5萬噸,增長4.7%;糧食單位面積產量4341公斤/公頃,比2021年增加154.3公斤/公頃,增長2.5%。
民營經濟貢獻突出。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達412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的77.0%;實現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0.3%,增加值同比增長7.3%。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2.7%,高于全部投資增速7.3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52.5%,拉動投資增長16.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2.9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3.3%。規模以上服務業民營企業達206戶,占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總戶數的78.9%,實現營業收入279.5億元,同比增長11.0%,占全部規上服務業53.9%。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全年非煤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6%,高于全部投資增速2.2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總量的81.9%,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6%、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94.0%、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1.2%。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1%,占全市投資總量的85.1%。
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財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比重為15.0%,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4.1%,同比提高6.5個百分點。
規上工業企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營業收入8002.6億元,同比增長16.2%。實現利潤總額2444.9億元,同比增長26.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0.6%,較去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58.2元,同比減少1.0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6.5元,同比減少1.6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9.7天,同比減少0.9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1.6天,同比減少0.6天;資產負債率為44.4%,比去年同期降低4.9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服務業保持平穩增長。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18.6億元,同比增長12.0%,增速高于全區4.7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6.8億元,位列全區第一。新興服務業逆勢中煥發新機。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1.9億元,同比增長2.8%,增幅較1—11月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5.7%。
新興動能逐步涌現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穩定增長。2022年化學纖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0.6%,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2.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830.0%,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加值增長135.3%
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全年新能源產業投資項目共172個,較去年同期增加27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3.5%,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17.7%。新能源發電量4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占規上發電量的2.9%,其中太陽能發電量3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占新能源發電量的76.6%。
新興產品保持增長。乙二醇、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多晶硅、石墨及碳素制品等5種新興產品保持增長,占到保持增長工業產品的七成以上,產量增速分別為7.5%、6.0%、6.2%、26.4%和81.6%。
開放之路日益寬廣
對外貿易有效提升。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62.9億元,同比增長82.6%。其中,出口116.8億元,同比增長101.1%;進口46.1億元,同比增長48.2%。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實際利用外資198萬美元,同比增長106.3%。
交通物流平穩暢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全力保障交通物流安全穩定運行,重點區域重點物流通道暢通,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全市交通物流更加便捷,客運壓力有所緩解。全市公路客運量115.2萬人次,公路貨運量28325.0萬噸。全市鐵路客運量82.8萬人次,鐵路貨運量46545.6萬噸。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7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395.7噸。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升。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03元,同比增長5.8%;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84元,同比增長4.3%;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34元,同比增長7.0%。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22:1,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同比增長21.9%。其中,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支出增長30.5%、4.8%、6.1%。支持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7所,新增學位8200個,設立1億元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組建全市職業教育聯盟。投入疫情防控資金約20億元,支持疫情防控、能力建設、物資保障,保護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新增城鎮就業1.7萬人。支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000余場次。
來源: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