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從“自主自強 高質高速”廣州市番禺區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暨“一基地一帶兩園”汽車產業布局規劃發布會上獲悉,番禺區將在化龍、石樓打造國家新型工業產業示范基地(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在番禺大道打造汽車消費體驗帶,在亞運大道和石樓、化龍交界處分別打造番禺智造創新園和番禺智造創新園二期,加快形成“草灌木林”共生蓬勃發展的汽車產業大生態,高質量推進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番禺“智造創新城”戰略新定位。
會議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指導,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
會上,廣州市副市長江智濤和番禺區委書記黃彪分別致辭。江智濤表示番禺區作為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兩大自主創新品牌的整車生產基地,是廣州市汽車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戰略產業基地。目前,市層面出臺了《廣州市支持番禺區建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基地的實施方案》,支持番禺區實施汽車產業“翻番”計劃,力爭早日實現汽車年產量銷量產值比2021年翻一番,加快形成100-120萬輛的產業規模、2000億元產值的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番禺區發布“一基地一帶兩園”汽車產業高質量布局規劃恰逢其時,有助于加快形成“草灌木林”共生蓬勃發展的汽車產業大生態,希望番禺區搶抓重大產業機遇,加快建設番禺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基地,積極為廣州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貢獻力量。
黃彪表示,番禺將聚焦制造業這個高質量發展的脊梁,大抓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落實好“一基地一帶兩園”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好《廣州市支持番禺區建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基地的實施方案》15條措施,圍繞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兩大自主品牌,以及自主電池、自主電驅兩大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項目,堅持以保產業鏈工業鏈安全穩定為重心、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近地化產業園區為載體,以“三電”等核心零部件為主攻方向、以要素保障為支撐,安排不少于30億元的專項資金、投入不少于4000畝的工業用地,繼續做強做優做大汽車產業、汽車生態和汽車文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產業創新高地,并以新能源汽車集群式突破,帶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形成“草灌木林”共生的產業生態,打造區域性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在廣州創建萬億“智車之城”中先拔頭籌。
活動上,番禺區對外發布了《廣州市番禺區“一基地一帶兩園”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布局規劃》,廣汽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專家學者分別進行主題分享,并為廣汽乘用車、廣汽研究院、廣汽埃安等三家汽車產業鏈“鏈主”企業頒發招商顧問聘任書。“灣區智造 創新啟航”2023年番禺產業鏈交流對接系列活動發布。
汽車制造是番禺區第一大工業產業門類。番禺區依托番禺汽車城,以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等整車制造企業為龍頭,以廣汽研究院為創新中心,配套多家產業鏈零部件企業,快速形成了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兩大產業帶,已建成汽車整車75萬輛/年的產能規模,其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能規模40萬輛/年,初步建立起了“三電”齊全的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2022年,番禺區實現汽車產量53萬臺,工業產值1019億元,分別增長51.3%和37.3%,形成汽車制造和汽車銷售雙雙超千億的支柱產業。
下一步,番禺區將認真落實省、市、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牢固樹立“主動作為、異軍突圍、大有可為”的“三為意識”,夯實市委賦予番禺“智造創新城”的戰略定位,以生態思維、開放理念,著力構建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搶占發展制高點,為推動廣州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智車之城”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