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
黨的二十大以來,福建工業加速度沖刺高質量發展。目前,福建省工信部門全面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接續取得好成績。1月31日,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據悉,2022年,該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發展,工業增長保持穩定,主要指標持續領先,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增速穩居東部地區第一位,工業運行呈現回穩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福建省工業“挑大梁”作用日益凸顯
過去一年,福建省充分發揮工業“挑大梁”作用,縱深推進制造強省戰略,出臺了一批重大政策,謀劃了一批重要舉措,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辦成了一批大事難事,推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福建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興產業增勢強勁,全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5.5%,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1%、13.7%,規上企業全面數字化率居全國第3位。市場主體迎難而進,近一半規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0%以上,質量效益持續改善,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規模保持全國第5位。項目招商力度加大,支撐作用增強,中沙古雷乙烯等292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天馬amoled等1166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改造,強化節能監察,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
福建省工業總量邁上新臺階、實現提級進位,2018年到2022年工業增加值從1.48萬億元增加到1.96萬億元,年均增長6%,總量從全國第7位提高到第6位。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突破7萬億元,規模位居全國第5位。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16%。
產業面貌發生新變化、實現提質增效,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得到改變,“增芯強屏”步伐加快,規模躍升至全國第5位;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營收突破1萬億元,動力電池出貨量連續保持世界第一;石油化工產業“兩基地一專區”集聚效應進一步擴大,古雷石化基地成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形成最完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鏈,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先超萬億元的產業。食品、冶金、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實現高速增長。
企業實力得到新攀升、實現提速趕超,千億產業集群從16個增加到21個,規上工業企業數突破2萬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達67家,青拓集團、紫金礦業、寧德時代3家企業超千億元。已上市工業企業89家。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9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4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14家。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46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5家、國家a級物流企業49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3位、第4位、第5位。
質量效益取得新進展、實現提檔賦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有力推進,動力電池、燈用鎢絲等出貨量全球第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等產品從無到有,己內酰胺、鎢材料等產量位居全國前三,不銹鋼新材料、綠色建材等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都占有一席之地。安踏等21家企業入選“2022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強”,寧德時代工廠、京東方工廠入選世界“燈塔工廠”,成為中國智能制造名片。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福建工業新作為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福建省工信廳負責人表示,“2023年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振作工業經濟,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著力加快數字化轉型,著力激發企業活力,推動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福建作為、譜寫福建篇章作出新貢獻。”
福建工信廳將抓好九個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把保持工業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著力穩住工業經濟大盤。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加大力度推進節后復工復產、項目開工建設、規下轉規上、政策幫扶,強化工業運行監測調度,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集中力量抓好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促進工業運行穩固向上、整體好轉。
二是把做強做優做大制造業作為長期堅持的工作重點,著力促進產業鏈邁向中高端。堅持“一產業、一規劃、一政策、一專班”,加快打造萬億級支柱產業,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提升高新技術增加值占比,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把科技創新人才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強化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突出創新平臺建設、強化科研攻關、培育人才隊伍、加大成果轉化、健全質量標準,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四是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著力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統籌推進強基礎、補短板、鍛長板、育集群、建生態,加快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發展,穩步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五是把招引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項目作為主攻方向,著力增強工業發展后勁。堅持從優化招商引資產業結構、延鏈強鏈補鏈、完善工作體系、項目全生命周期、優化服務體系等五個維度,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強化項目投資建設,推動企業技改升級,激發各地敢闖、企業家敢干、干部敢為的積極性主動性。
六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作為重要抓手,著力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抓好政策引領、典型引路、平臺賦能、借智借力,賦能工業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
七是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工作底線,著力應對風險挑戰。扎實抓好新階段疫情防控醫療物資保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行業生產安全等工作,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
八是把精準服務企業作為工信部門的天職本分,著力提升營商環境。把服務基層企業作為模范機關創建的重要抓手,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