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abb兩江變壓器智能制造基地遷建項目內,7200千伏沖擊電壓發生器等試驗設備就位,近400名工作人員在各自崗位不停忙碌,緊鑼密鼓地推進工程進度,現場一片繁忙。
abb兩江變壓器智能制造基地遷建項目現場。張錦輝 攝
該項目是重慶市級重點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3月進入試生產。投入使用后,將完善重慶變壓器產業鏈條,推動重慶打造世界先進的變壓器制造基地和全球變壓器設計中心、絕緣件加工中心。
以abb變壓器為代表,近年來,一批由世界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在行業具備全球領先技術企業牽頭的重點外資、外貿項目紛紛搶灘布局兩江新區,進一步激活地區開放型經濟新動能。
招商引資加速跑
2022年10月28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中新美陸眼科醫院在兩江新區正式開業。這是兩江新區依托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引進落戶的一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將為重慶市民提供來自新加坡的視覺訓練與矯正、眼健康診療等眼科服務。
中新美陸眼科醫院供圖
中新美陸眼科醫院并非兩江新區與新加坡首次合作。中新多式聯運項目、新國大重慶研究院、萊佛士醫院、萬國數據重慶數據中心、普洛斯金融等一批代表性項目先后落戶兩江新區,為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陳林 攝
2022年6月,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正式啟動運營,由中新雙方組建的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發展有限公司、中新互聯互通(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與來自新加坡、泰國等6個國家的企業及機構簽署27個國際合作項目。
該基地將打造成為集物流、貿易、加工、金融、信息等為一體的國際貿易物流中心,進一步激發兩江新區國際樞紐經濟發展動能,助力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作為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已成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是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重要戰略性平臺,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布局,全力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圍繞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型儲能、軟信產業等戰新產業以及城市現代服務業,兩江新區正在大力實施招商引智攻堅提升行動,發揮重大招商項目調度、重大項目引進專班等重要機制,全力營造“全域全員全力大招商招大商”的濃厚氛圍,千方百計為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創造條件。
平臺通道齊發力
1月6日,17個項目、總投資達369.7億元的兩江新區2023年第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活動在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保稅綠色科創產業園舉行。
兩江新區2023年首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冉雨琳 攝
此次開工的現代服務業項目中,渝新歐國際鐵路(果園港)多式聯運樞紐項目(一期)建成后將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平臺,助力重慶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更好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在開放通道方面,兩江新區以果園港為核心節點,實現了擴容提質。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成渝)等通道,兩江新區果園港已經形成了輻射西南和西北地區的鐵水聯運網絡,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物流的通暢,讓兩江新區與韓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更加緊密。
康寧公司是重慶發展“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由于生產玻璃基板的原材料需從韓國等國家進口,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行后,康寧公司立即在果園b保內設置了原材料儲運中心,僅此一項就可為其節約5%以上的物流成本。
也正是得益于此,兩江新區已經成為韓企重要的投資目的地,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家企業落戶于此。
在開放平臺方面,兩江新區深化實施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核心區,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加快知識產權、競爭政策、爭端解決等制度創新,加快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努力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先行改革經驗。
不僅如此,兩江新區還在進口促進方面深入推進通關模式改革,不斷深化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改革模式,滿足企業不同貿易和物流方式下的通關需求。積極推廣進口貨物“船邊直提”政策,提高水路物流效率。江北國際機場口岸持續做好旅檢、快件、貨物7×24小時通關服務保障,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兩江新區在擴大進口貿易規模、釋放消費潛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區域帶動示范作用等方面碩果累累。
兩江新區將抓住國家級政策疊加和戰略加持機遇,爭取到2025年,新區國家進口貿易發展示范區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進口貿易發展和促進體系基本確立,示范區促進進口、服務產業、提升消費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加突出,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服務輻射功能顯著增強,基本建成內陸進口高地。
營商環境大優化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先進生產力、持久競爭力,是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制勝之道。在日前召開的兩江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會議指出,要加快實施新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奮力推動新區營商環境邁入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走在全市最前列。
從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到助企紓困、減輕稅費負擔;從優化項目審批、驗收等流程,到實施正負面清單、促進投融資便利化......2022年,兩江新區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提升行動,營商環境整體呈現向上向好態勢,政務服務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更具活力,法治保障不斷增強,改革開放縱深推進。
2022年11月23日,埃克斯工業總部正式落戶重慶兩江新區。企業無法落地沒有“戶口”,直接影響其正常經營。落地新區的時間節點,也成為該企業2023年能否順利申報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資質的關鍵一環。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迫在眉睫的難題,在郵寄受阻、封控隔離的困難下,兩江新區市場監管局迅速啟動預案,統籌調整工作專班人員,開啟“綠色通道”,在一天時間內幫助企業完成遷入變更登記,順利領到了電子營業執照。
得益于兩江新區愈發優良的營商環境,以及于細節處暖企的貼心服務,兩江新區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作為兩江新區的‘老朋友’,我們對兩江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有著切身體會。一直以來,兩江新區給予了長安福特很大的支持,幫助我們解決了諸多困難,見證過我們的高光也陪我們走出過低谷。”在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政府事務高級經理李秀看來,兩江新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活力十足。
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兩江新區在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市一攬子政策的基礎上,推出穩經濟大盤20條、優化營商環境30條、“1+n”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等一系列政策舉措。
其中,促進國際消費發展、促進現代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國際貿易及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專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政策,也為兩江新區市場主體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rcep機遇,更深層次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打開了新窗口,提振了信心。
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引進外資保持與國際市場充分銜接和緊密聯系,可有效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其中,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擴大自貿“朋友圈”、改善營商環境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干貨”政策正待落地。
當前,兩江新區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部署,堅持真抓實干、唯實爭先,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不斷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全力推動兩江新區開放型經濟提質增效。下一步,將采取更加精準有效、更加務實創新的措施,進一步壯大外資外貿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和質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切實提升服務效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記者 馮戀)
來源:兩江新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