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走進全市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從機器轟鳴的產業園區,到加緊建設的產業基地,到處都是火熱的建設場景。全市上下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按照“不停產、不停工、不停運”三不停原則,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搶工期、保進度,推動項目建設、企業生產提速、提質、提效,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企業生產不斷檔 開足馬力搶訂單、趕進度
12月1日,從外地來的生產設備經過備案消殺后有序進入達沃智慧產業園,解了園區剛落戶的企業——濟南泉華軼翔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燃眉之急。濟南泉華軼翔包裝材料有限公司運營的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主要從事屋頂包紙盒配套食品級塑料蓋加工,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萬元、年稅收25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說:“11月份已經簽約的訂單要求我們必須盡快進入生產環節,現在設備到位,基本不影響生產進度。非常感謝濟北經濟開發區的積極協調,讓這一批設備順利進廠。”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各企業紛紛開足馬力,緊鑼密鼓地生產。濟南頂津食品有限公司車間自動化生產線24小時不停運作,每天都有貨車進出工廠;山東漢方制藥有限公司濟陽基地生產穩定、滿載運行;中藥制劑產業園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大型塔吊來回運轉,施工人員分散在不同作業區,各司其職、有序施工。
以“硬舉措”支撐“硬發展”同樣在濟南綜保區管委會上演?!?1月份,我們接到一個手機訂單,總量是12萬部。這段時間,我們一邊組織生產,一邊招聘新員工,在濟南綜保區管委會的支持下,我們全力以赴趕訂單。”山東艾福耐智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務王斌表示,在綜保區的大力支持下,艾福耐前期組裝的手機已經連續交付,料件的采購也在抓緊進行。這段時間,濟南綜保區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運轉齊抓共管,在科學、嚴密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緊緊圍繞特殊監管區運行保障和企業維持生產所需,制發一系列保障性措施文件,靈活利用綜保區“封閉圍網”特有優勢,設置“出入卡口—生產區域”雙重防線,在源頭輸入方面狠下功夫,日均值守人員50人次以上,有效降低了風險輸入;秉承服務至上理念,針對區內企業需求,協調設立兩處核酸檢測點,累計為區內企業人員提供檢測服務2萬余人次,并對浪潮、艾福耐等人數較多的企業提供上門服務。綜保區黨工委帶領全體人員統一思想、明確任務,以南北兩個綜保區為陣地,落實全員24小時防控備勤,積極解決企業各類訴求和保障,實現疫情防控期間企業不停工、人員有保障、防控有落實,得到了企業廣泛認可。
技改升級再提速 提質增效讓企業產值“逆勢上揚”
“這是我們過去存放石油焦的原料庫,一般都是貨車來了后直接卸在地面上,使用前再用鏟車進行配料。雖然是在廠房的室內密閉環境進行,但難免存在粉塵,所以料庫的崗位也是很多員工不愿干的崗位。”打開料庫的大門,地面上落著一層肉眼可見黑乎乎的粉塵?!斑@應該也是很多人對炭素電極產業臟乎乎、黑乎乎印象的最早由來,但現在其實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濟南龍山炭素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荀明現坦陳,帶大家先來看看過去的原料庫,就是為了與接下來要看的智能倉儲更好地作對比。
今年5月,濟南龍山炭素有限公司投資7000余萬元新建了可容納8萬噸石油焦的智能倉儲原料庫,開創了國內炭素企業中原料智能倉儲的先河。步入智能倉儲料庫區,遠處幾組目測二十多米高的大罐映入眼簾?!爸悄軅}儲原料庫一共有10個料倉,每個的高度24米,直徑22米,工人只需要在控制室的電腦面前一鍵操作,就能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卸車、進倉、配料,并在接到煅燒車間的指令后,由皮帶自動傳送到車間,現場不需要一名工人。”荀明現說,考慮到智能倉儲投入使用不久,很多貨車駕駛員還不太熟悉操作流程,所以在卸貨平臺旁邊安排了一名工人提供協助。
龍山炭素智能倉儲項目只是平陰炭素產業集聚區技改升級的縮影。在龍山炭素之后,萬瑞炭素也建成了自己的智能倉儲系統,澳海炭素上馬了產品的立體智能倉庫,減少人工的同時,也減少了水的消耗。得益于每年持續不斷的技改投入,濟南龍山炭素有限公司去年實現產值13.4億元,今年,盡管在國際形勢變化和疫情雙重影響下,原材料石油焦的價格一直在上漲,物流成本也在上漲,但整個炭素電極行業依然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長,今年公司的產值到現在已經突破20億元。
抓住產業蓬勃向上的好形勢加快發展的同時,孔村鎮始終將工業企業的疫情防控抓在手中。據孔村鎮經貿辦統計,11月份,向鎮經貿辦報備的從事炭素運輸的貨車已經達到4000多輛,鎮經貿辦收到報備后,再將車輛信息報給縣交通運輸局,在車輛抵達時,炭素企業派人到高速口對接,將車輛接到廠區,完成卸貨或裝車后,再由企業派人送上高速入口,駕駛員全程不下車、不與外界人員近距離接觸,實現人員和車輛的閉環管理。
項目建設不松勁 緊盯節點全力奮戰施工忙
塔吊林立、車輛滿載、機械轟鳴……12月15日,濟南槐蔭經濟開發區各大企業生產車間和各大重點建設項目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在搶抓工期,加班加點——把訂單趕出來、把時間搶回來、把進度趕上來。在位于槐蔭區美里路105號的山東諾瑞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正在生產線上認真地忙碌著。“目前我們企業車間各個生產環節運轉流暢!”公司總經理劉學高興地說,在槐蔭區與經濟開發區的幫助下,企業積極應對疫情,恢復到了之前的生產能力。
在相隔不遠的山東高機工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臺臺組裝完畢的數控母線沖剪機、母線排自動壓彎機、全自動數控銅棒加工中心整裝待發,工人們正在做最后的檢查,很快它們將出現在湖北、四川、云南等省份以及澳大利亞、阿聯酋等海外多個國家電力產業鏈條上。
諾瑞特與山東高機是槐蔭經濟開發區眾多專精特新企業的代表。“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開發區全面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按照‘三不?!瓌t,扎實做好服務企業工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深耕細作企業服務,推送各級各類惠企政策、多元信息100余項,保障企業應享盡享減稅降費政策紅利1億元。一方面加強與市區有關職能部門的聯動協作,針對企業存在的困難問題把脈問診、精準施策,助力解決勞動用工、生產物資短缺等企業經營難題100余件。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優化完善開發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積極籌措資金,簡化審批流程,加快撥付進度,兌現各類扶持資金2000余萬元,盡最大努力減輕企業壓力,助力企業穩定生產,提升企業發展質效。”開發區管委會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說。
來源:濟南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