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濰坊,諸城市深入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優先”戰略,堅持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提升產業發展新動能。其中,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明顯,形成了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配套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國家稅務總局諸城市稅務局不折不扣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深化政策宣傳輔導,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助力汽車“智造”行穩致遠。
退稅“活水”到賬 企業資金“松綁”
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后,諸城市稅務局人員主動出擊、靠前服務,及時輔導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納稅人申請辦理,同時加快退稅審核流程,幫助企業及時足額享受政策紅利。
“退稅過程中,稅務人員的輔導和電子稅務局的智能填報功能令人印象深刻。”山東中順專用車輛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柴方明提起退稅過程稱贊道。據悉,山東中順專用車輛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加工汽車配件業務的公司,前期投入了大筆資金購入生產設備。但受疫情影響,訂單量減少、回款慢,公司賬面入不敷出,生產用原材料的采購成了難題。
退稅給這家企業帶來了轉機,也帶來了逆勢而上的勇氣。“在關鍵時刻,稅務部門送來了最新的留抵退稅政策,29萬退稅款到賬,我們馬上聯系了上游公司采購了一批原料,給公司的生產經營吃了一顆‘定心丸’。”山東中順專用車輛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柴方明說道。
不只是受益于留抵退稅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的加碼也讓汽車產業鏈企業受益頗多。諸城市高強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汽車、專用車及配件、機械等出口業務的公司。“今年海運費和原材料價格不同程度上漲,給公司的出口和整體經營造成不小的壓力,今年出口退稅方面享受了83萬元的政策紅利,給我們企業經營資金注入‘活水’,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李華說道。
研發加計扣除 注入創新動力
面對生產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傳統的制造業逐步向科技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忙碌而有序,百余臺機器正有序運行。該企業從事胎圈鋼絲、鋼簾線、膠管鋼絲的自主研發和生產銷售,作為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公司采用智能生產模式,子午線輪胎鋼絲簾線三期智能化改造等新項目的投入使用,不僅省時省力,也省去了不少人工成本。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海濤介紹說:“原來5人操作的流水線,現在1人就可完成。”
“得益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2021年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780萬元,實現了減免稅1945萬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鋼簾線生產線的智能升級。”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鄭洪霞表示。
精準服務到位 整車“智造”升級
走進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代領航卡車工廠w1總裝生產技改項目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線上依舊忙忙碌碌,生產的祥菱微卡因技術性能高受到市場青睞。“中國出口的卡車,每10輛中就有1輛產自諸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代領航卡車工廠財務負責人張旭東介紹說。
產品走俏的背后是福田汽車持續加大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諸城市稅務部門結合企業實際,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套餐”,通過一對一輔導、開辟綠色通道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精細化服務。
“建設總裝車間智能化改造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諸城廠區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車間產量由原來的每小時17臺,提高到每小時25臺。”張旭東說,“及時到手的1260萬元的退稅款不僅能緩解我們前期研發投入的資金壓力,更給了我們繼續研發建設新項目的底氣和信心。”
諸城市稅務局負責人王偉明表示,汽車產業的發展已成為諸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諸城稅務部門將持續聚焦汽車產業的個性化需求,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