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色金屬軋機設備中,軋輥是其主要的工作單位,而軋機軸承作為軋輥的支撐,是最關鍵的零件。在企業生產運行中,軋機軸承屬于損耗件,需要定期維護或更換。由于軋機軸承的價格高、供貨周期長,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正確使用和維護軋機軸承,提高其可靠性和延長壽命,對于降低損耗、節約成本、提高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業效益是至關重要的。
287 >
1、軋機軸承的特點和類型
軋機軸承最突出的特點是單位壓力大,工作速度變化范圍較大,工作環境惡劣。滾動軸承具有摩擦系數小、精度高、運動安全、維護簡單、易于系列化等優點,在有色金屬板帶軋機中絕大多數使用的是滾動軸承。
有色金屬板帶軋機軋輥用滾動軸承主要有三種類型:四列短圓柱滾子軸承、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和球軸承。
2、軋機軸承的安裝
正確的安裝軋機軸承,對于提高其運轉精度和延長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過早損壞的軸承,并非都是其本身的質量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安裝不當造成的。
2.1安裝前的準備
軋機軸承在安裝前應對各種相關零部件進行尺寸精度、幾何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檢查,這些參數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并清除所有相關件內的鐵屑和飛邊毛刺。軸承和各相關零部件要涂抹潤滑油,并保持安裝現場環境的衛生和清潔。
2.2安裝內圈
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與輥頸是過盈配合,安裝之前應先把內圈加熱到90-100℃左右。一般用電磁感應加熱器(如下圖)加熱,也可用油浴加熱或電爐加熱,保證其受熱均勻。嚴禁用火焰明火加熱,加熱符合要求后,快速將內圈套入輥頸,在安裝過程中,可用銅棒敲打,使內圈與擋環等緊密貼合。
337 >
電磁感應加熱器
2.3安裝外圈和保持架滾子組件
外圈和軸承座一般是過度配合。裝配時將外圈用銅棒輕輕敲入軸承座內,并貼近固定端。在裝外圈時注意其端面與保持架滾子組件端面是否有標記,如有標記,裝入時必須保持標記一致,如無標記,則應按拆開軸承包裝時的初始配置狀態順序裝入。
2.4軸承座裝入輥頸
軸承座裝入輥頸之前,應用工裝把軸承座中心和軋輥中心重合,裝入時邊推邊小幅轉動軸承座,防止內圈與滾子刮傷。裝入后,應左右旋轉檢查靈活性,如有卡阻現象,應及時拆下,適當處理后再安裝。
3、軋機軸承的失效
3.1接觸疲勞失效
疲勞失效常見形式為疲勞剝落。
376 >
3.2磨損失效
磨損失效是軋機軸承中常見的失效模式之一。分為磨粒磨損和粘著磨損。磨粒磨損是軸承內部進入堅硬顆粒異物而引起的磨損。粘著磨損主要是潤滑條件惡化,局部摩擦生熱,最終導致局部變形和顯微焊合現象,嚴重時金屬表面可能局部熔化。
375 >
3.3斷裂失效
軋機軸承斷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軸承本身缺陷和過載。軸承本身缺陷包括軸承零件的微型裂紋、縮孔、氣泡、大塊夾雜物、過熱組織及局部燒傷等。過載主要原因是突發故障或安裝不當。
375 >
3.4腐蝕失效
有色金屬板帶軋機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水及腐蝕性介質,這會引起軸承的生銹和腐蝕,另外軸承在運轉過程中還會受到微電流和靜電的作用,造成軸承的電流腐蝕。
374 >
4、延長軋機軸承壽命的措施
4.1定期調整軸承受力區域
定期對軸承進行清洗、檢查,檢查內、外圈工作面和滾動體表面的磨損情況,每運轉-800小時將軸承外圈旋轉120°-180°以調換其受力位置,可延長壽命。
4.2定期調整軸承裝配精度
對軋機軸承壽命影響最大的裝配精度就是游隙。游隙的大小直接決定軸承內部的載荷分布狀態,特別是軸承內最大滾動體載荷的變化。因此在拆卸軸承座時重新合理的調整游隙,可顯著提高其使用壽命。
4.3合理選用潤滑方式
軸承的潤滑,是在滾動表面形成油膜,金屬表面之間形成彈性流體動力潤滑油膜,降低金屬表面磨損,提高壽命。在現代化的有色金屬板帶軋機軸承的潤滑廣泛采用油氣潤滑。油氣潤滑具有潤滑效能高,利于環保,可使用的油品粘度廣,運行和維護成本低,耗油量少,可監控性好等優點,特別適合高速軋機。
334 >
軋機軸承作為有色金屬板帶軋機的主要關鍵件之一,它的使用過程中還有未知的環節有待進一步的挖掘和改進。通過合理的設計選用、安裝、維護等環節,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運行的可靠性,顯著地提高其使用壽命。
來源:dhk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